诗句

“那从覆瓿觅遗文”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那从覆瓿觅遗文”出自宋代何梦桂的《和汪子雨问易》,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nà cóng fù bù mì yí wé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那从覆瓿觅遗文”全诗

《和汪子雨问易》

那从覆瓿觅遗文

玄白纷纷老子云,那从覆瓿觅遗文
六爻本自画前具,三极都从心上分。
示许诸儒将见见,只应四圣自闻闻。
浪谈正堕负苓笑,况敢持芹更献君。


赏析


这首诗词《和汪子雨问易》是宋代诗人何梦桂所作。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玄白纷纷老子云,
那从覆瓿觅遗文。
六爻本自画前具,
三极都从心上分。
示许诸儒将见见,
只应四圣自闻闻。
浪谈正堕负苓笑,
况敢持芹更献君。

译文:
玄妙而晦涩的道理纷纷散布,正如老子经书所言。
我们为何要从古籍中寻找失落的文化?
六爻卦象本来就是根据先前的规律绘制的,
而三才的变化都源自内心的思绪。
我向许多儒者展示这些,让他们看到,
但只有那四位圣贤才真正领悟其中奥妙。
纷纷议论只会导致迷失和误解,
更何况我敢奉上更深的学问呢?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易学思想的思考和批判。诗中以玄妙的词句形容了易学的晦涩难懂之处,暗示人们对易学的研究和传承。诗人认为易学的核心在于人心的变化,而不仅仅是纸上的卦象。他向儒者们展示这些思想,但也提醒他们,真正理解易学的奥妙需要更高的境界,只有少数人能够领悟其中的真谛。诗人对于泛泛的议论和浅薄的理解持批判态度,强调了学问的深度和珍贵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易学的思考和态度。通过运用玄妙而晦涩的词句,诗人揭示了易学思想的复杂性和深度,呼吁人们不要轻视易学的研究和传承。他将易学与人心的变化相联系,强调内心的修炼和领悟对于理解易学的重要性。最后,诗人对于浅薄的议论持批评态度,暗示真正的学问需要更深的修养和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表达展现了作者的观点,具有启发人心的思想价值。

“那从覆瓿觅遗文”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wāng zǐ yǔ wèn yì
和汪子雨问易

xuán bái fēn fēn lǎo zi yún, nà cóng fù bù mì yí wén.
玄白纷纷老子云,那从覆瓿觅遗文。
liù yáo běn zì huà qián jù, sān jí dōu cóng xīn shàng fèn.
六爻本自画前具,三极都从心上分。
shì xǔ zhū rú jiàng jiàn jiàn, zhǐ yīng sì shèng zì wén wén.
示许诸儒将见见,只应四圣自闻闻。
làng tán zhèng duò fù líng xiào, kuàng gǎn chí qín gèng xiàn jūn.
浪谈正堕负苓笑,况敢持芹更献君。

“那从覆瓿觅遗文”平仄韵脚


拼音:nà cóng fù bù mì yí wén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二文  (仄韵) 入声五物

作者简介


何梦桂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作者介绍


何梦桂的介绍

  何梦桂 (1229—1303),字岩叟,别号潜斋,谥号文建,宋淳安文昌人(今浙江淳安县文昌镇文昌村)。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自幼从学于名师夏讷斋先生,深受教益。咸淳元年(1265年)省试第一,举进士,廷试第三名(即“探花”)。其侄何景文,亦登同榜进士。宋度宗得知何梦桂与黄蜕、方逢辰同堂就读于石峡书院,故御书“一门登两第,百里足三元”的联句相赠。梦桂初为台州军判官,历官太常博士,咸淳十年(1274年)任监察御史。曾任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富昌(后改名文昌)小酉源,元至元中,御史程文海推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屡召不赴。著书自娱,终老家中。学者称之为“潜斋先生”。梦桂精于易,所著有《易衍》、《中庸致用》诸书,其《潜斋文集》11卷,收入《四库全书》,《四库总目》并传于世。现何家家谱百字歌为文建公所编。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