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蒙远分惠”出自唐代齐己的《谢人惠丹药》,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áng méng yuǎn fēn huì,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常蒙远分惠”全诗:别后闻餐饵,相逢讶道情。
肌肤红色透,髭发黑光生。
仙洞谁传与,松房自炼成。
常蒙远分惠,亦觉骨毛轻。
《谢人惠丹药》是唐代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感激之情表达了对别人赠予的丹药的谢意,并赞美了这丹药的神奇效果。
诗中描述了诗人别离后听说赠送的餐食,再次相逢时觉得很惊奇。诗人说对方的肌肤红润透明,胡须头发发黑有光。这种效果如仙洞传授而来,也可能是对方自己所炼制的。诗人时常受到对方远隔千里的慷慨相赠,感到骨骼轻盈。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别人赠予的丹药的感激之情,并且赞美了这种丹药的神奇效果,展现出了对长寿、养颜之物的向往和羡慕,同时也表达了对对方的感激和敬仰之情。通过描绘别人肌肤红润、胡须头发黑亮的形象,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了这种丹药所带来的神奇效果,体现出了对“仙洞之宝”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赏析起来,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别人的慷慨赠予的感激之情,同时赞美了赠予的丹药的神奇效果。通过对形象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这种丹药所带来的奇妙效果,展现了诗人对长寿、养颜之物的向往和羡慕之情。整首诗以简洁明亮的词句展现了诗人对于仙草丹药的痴迷和渴望,给人以高雅、清新的感觉。
xiè rén huì dān yào
谢人惠丹药
bié hòu wén cān ěr, xiāng féng yà dào qíng.
别后闻餐饵,相逢讶道情。
jī fū hóng sè tòu, zī fā hēi guāng shēng.
肌肤红色透,髭发黑光生。
xiān dòng shuí chuán yǔ, sōng fáng zì liàn chéng.
仙洞谁传与,松房自炼成。
cháng méng yuǎn fēn huì, yì jué gǔ máo qīng.
常蒙远分惠,亦觉骨毛轻。
拼音:cháng méng yuǎn fēn huì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八霁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