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催人去”出自宋代赵蕃的《游妙香院》,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ān lǎo cuī rén qù,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三老催人去”全诗:说似桃花寺,逢人举旧题。
山门循古磴,阁槛枕清溪。
三老催人去,孤筇得暂携。
龟峰仍不远,触热未能跻。
《游妙香院》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说似桃花寺,逢人举旧题。
山门循古磴,阁槛枕清溪。
三老催人去,孤筇得暂携。
龟峰仍不远,触热未能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一座名为"妙香院"的庙宇时的情景。诗人称这座庙宇仿佛是桃花寺一般美丽,每当他遇到他人时,都会举起过去的题记,以此表达自己对这座庙宇的赞美。他穿过山门,沿着古老的石阶前行,庙宇的阁槛紧靠着清澈的溪水。三位老者急促地催促诗人离开,但他抓住了孤独的拐杖,暂时带着它离开。虽然龟峰还没有到达,但他已经感受到了炎热的气息,尚未攀登上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游览妙香院的情景,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细腻感受。诗人通过对桃花寺的比喻,将妙香院的美丽和庄严凸显出来。他描述了进入庙宇的过程,以山门和古磴的描绘,展示了庙宇的庄严和历史悠久感。而阁槛枕清溪的描写,则表现了庙宇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诗中的三老催人去,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转,人生的短暂和离别的无奈。孤筇得暂携,诗人抓住了孤独的拐杖,带着它离开,暗示着诗人在短暂的停留中,体验到了一份宁静和思考。最后两句"龟峰仍不远,触热未能跻",表达了诗人离开妙香院时的遗憾和未尽之感,他意犹未尽地离开,未能攀登到龟峰的高处,未能完全领略妙香院的美景。
这首诗通过简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作者游览妙香院的情景展示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庙宇和自然环境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传达了时间的无情流转和人生的短暂。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展示作者的情感和心境,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yóu miào xiāng yuàn
游妙香院
shuō shì táo huā sì, féng rén jǔ jiù tí.
说似桃花寺,逢人举旧题。
shān mén xún gǔ dèng, gé kǎn zhěn qīng xī.
山门循古磴,阁槛枕清溪。
sān lǎo cuī rén qù, gū qióng dé zàn xié.
三老催人去,孤筇得暂携。
guī fēng réng bù yuǎn, chù rè wèi néng jī.
龟峰仍不远,触热未能跻。
拼音:sān lǎo cuī rén qù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