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立波蚕势莫分”出自宋代李弥逊的《过岳冠山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lì bō cán shì mò fē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石立波蚕势莫分”全诗:岳冠山下月黄昏,石立波蚕势莫分。
回首风前魂欲断,东西南北水边云。
《过岳冠山二首》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在岳冠山下的黄昏时分,
岩石矗立,波浪如蚕,难以辨别。
回首望向风前,心灵几乎要断裂,
东、西、南、北,水边的云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岳冠山下的一幕景象。黄昏时分,月亮升起,照亮了山下的景色。岳冠山的山石高耸挺拔,而水面上的波浪则起伏如同蚕的形态,给人一种模糊和难以分辨的感觉。诗人回首望向风前,内心感到痛苦和纠结,似乎面临着心灵的分裂和破碎。他感叹着东、西、南、北四方的水和云,象征着世间的变幻和无常。
整首诗以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为基础,通过抒发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世界和人生境遇的思索。岳冠山、波浪、水、云等自然元素,被诗人巧妙地运用来投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境遇,以此来表达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诗中的回首风前、魂欲断等词语,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困惑。整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领悟和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内心情感,以及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展示了李弥逊独特的诗人才华和思想深度。它呈现了宋代诗人对世界的敏感触觉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guò yuè guān shān èr shǒu
过岳冠山二首
yuè guān shān xià yuè huáng hūn, shí lì bō cán shì mò fēn.
岳冠山下月黄昏,石立波蚕势莫分。
huí shǒu fēng qián hún yù duàn, dōng xī nán běi shuǐ biān yún.
回首风前魂欲断,东西南北水边云。
拼音:shí lì bō cán shì mò fēn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二文 (仄韵) 去声十三问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