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底鹓行无认处”出自宋代张炎的《浪淘沙(题陈汝朝百鹭画卷)》,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uā dǐ yuān xíng wú rèn chù,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花底鹓行无认处”全诗:玉立水云乡。
尔我相忘。
披离寒羽庇风霜。
不趁白鸥游海上,静看鱼忙。
应笑我凄凉。
客路何长。
犹将孤影侣斜阳。
花底鹓行无认处,却对秋塘。
《浪淘沙(题陈汝朝百鹭画卷)》是宋代诗人张炎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玉立水云乡,
尔我相忘。
披离寒羽庇风霜。
不趁白鸥游海上,
静看鱼忙。
应笑我凄凉。
客路何长。
犹将孤影侣斜阳。
花底鹓行无认处,
却对秋塘。
中文译文:
在水云之乡,我们互相遗忘。
覆盖离别的寒羽,庇护着风霜。
不跟随白鸥在海上自由翱翔,
静静地观看鱼儿的忙碌。
可笑我如此凄凉。
客路何其漫长。
依然将孤影作伴斜阳。
花丛深处的鹓鹭行走无所依托,
却对着秋天的池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身处浪淘沙的景象,表达了他与他人相互遗忘的心境。"玉立水云乡"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暗示了人们可以在这里忘却尘世的烦恼。"尔我相忘"表达了作者与世人的隔阂和内心的孤独感。
诗中的"披离寒羽庇风霜"意味着作者用寒冷的羽毛来保护自己免受风霜之苦,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客途中承受着寒冷和艰辛。
"不趁白鸥游海上,静看鱼忙"表达了作者不愿意随波逐流,而是选择静静地观察鱼儿的忙碌,暗示了作者对浮躁世俗的厌倦和对宁静自然的向往。
"应笑我凄凉"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无奈,感叹自己的困境和寂寞。
"客路何长"表达了作者对旅途漫长的感叹和对归家的渴望。
"犹将孤影侣斜阳"描绘了作者孤独的身影在夕阳下伴随着,寓意着作者的孤独和寂寞。
"花底鹓行无认处,却对秋塘"表达了作者在花丛中行走时无所依托的感觉,但却对着秋天的池塘,显示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宁静自然的向往,体现了宋代诗人追求自然和超脱尘世的思想情怀。
làng táo shā tí chén rǔ cháo bǎi lù huà juàn
浪淘沙(题陈汝朝百鹭画卷)
yù lì shuǐ yún xiāng.
玉立水云乡。
ěr wǒ xiāng wàng.
尔我相忘。
pī lí hán yǔ bì fēng shuāng.
披离寒羽庇风霜。
bù chèn bái ōu yóu hǎi shàng, jìng kàn yú máng.
不趁白鸥游海上,静看鱼忙。
yīng xiào wǒ qī liáng.
应笑我凄凉。
kè lù hé zhǎng.
客路何长。
yóu jiāng gū yǐng lǚ xié yáng.
犹将孤影侣斜阳。
huā dǐ yuān xíng wú rèn chù, què duì qiū táng.
花底鹓行无认处,却对秋塘。
拼音:huā dǐ yuān xíng wú rèn chù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他是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也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词人,父张枢,精音律,与周密为结社词友。张炎前半生在贵族家庭中度过。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曾从事词学研究,著有《词源》,有《山中白云词》,存词约三百首。文学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词人姜夔并称为“姜张”。他与宋末著名词人蒋捷、王沂孙、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
张炎出身世家,曾在贵公子的生活中悠游多年。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即落魄鲜欢,在江南江北纵横千里的地方漂泊。由于不愿意北向俯首事敌,就长期寓居临安。他怀抱空狂,又恃才傲物,几乎日日花前为醉,号呼挥写,以至于郑思肖评价他说:“鼓吹春声于繁华世界,能令后三十年西湖锦秀山水,犹生清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