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有卖花声”出自宋代李廌的《春日即事九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ū yǒu mài huā shē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忽有卖花声”全诗:逃闲闭关坐,忽有卖花声。
老大自多感,依然京洛情。
《春日即事九首》是李廌在宋代创作的一组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春日闲适的闭关时听到卖花声所引发的感慨和对京洛之情的怀念之情。
诗意和赏析:
这组诗词以春日的闲适氛围为背景,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表达了他对逃离尘嚣、心境宁静的向往。诗中的"逃闲闭关坐"形象地描述了作者远离喧嚣,闭关修炼的情景。然而,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作者忽然听到了卖花的声音,这一声音打破了他的静谧,也唤起了他对京洛的思念。
诗中的"老大自多感"表达了作者听到卖花声后的情感波动,作者自己也被这种情感所打动。尽管他已经逃离了京洛的喧嚣,但他的心中仍然充满了对京洛的情感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闲适闭关环境和卖花声的描写,以及对京洛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矛盾的心境。一方面,他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另一方面,他对京洛的情感仍然深深地根植在心中,无法割舍。这种矛盾的心境使诗词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思考的深度。
综上所述,这组诗词通过对闲适闭关和卖花声的描写,以及对京洛情感的表达,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思考人生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它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对过去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宋代文人士人生哲学和情感世界的一面。
chūn rì jí shì jiǔ shǒu
春日即事九首
táo xián bì guān zuò, hū yǒu mài huā shēng.
逃闲闭关坐,忽有卖花声。
lǎo dà zì duō gǎn, yī rán jīng luò qíng.
老大自多感,依然京洛情。
拼音:hū yǒu mài huā shē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答赵士舞德茂宣义论宏词书》是重要的文学批评作品。《师友谈记》1卷,记载了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人关于治学为文的言论。为研究宋代文学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赵令畤(德麟)元符元年(一o九八)官襄阳。行槖中诸画,廌皆为评品之曰《德隅斋画品》。赵序有"鉴裁明当,语胜理诣,翰墨娟秀"之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称其"妙中理解"。卒年五十一。《四部总录艺术编》诗歌以七古和七绝为佳。内容多写山水和羁旅,亦有赠答、题画等作品。风格雄健奇丽。著有《济南集》(一名《月岩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今本8卷是从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辑出。《师友谈记》有《丛书集成》本。《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