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行脚笠未嫌贫”出自宋代洪咨夔的《邛杖次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àn xíng jiǎo lì wèi xián pí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伴行脚笠未嫌贫”全诗:槎使携归饷老人,高棱疏节屈中伸。
拨开豺虎凭陵气,摄取蛟龙变化身。
访洗头盆还喜健,伴行脚笠未嫌贫。
一般仙骨清如鹤,倚看沧溟解起尘。
诗词:《邛杖次韵》
朝代:宋代
作者:洪咨夔
槎使携归饷老人,
高棱疏节屈中伸。
拨开豺虎凭陵气,
摄取蛟龙变化身。
访洗头盆还喜健,
伴行脚笠未嫌贫。
一般仙骨清如鹤,
倚看沧溟解起尘。
中文译文:
槎使携带着归饷的老人,
高高的腰杖有着稀疏的节,弯曲而中间伸展。
挥开豺虎凭借的邪气,
吸收蛟龙的变幻之身。
探访洗涤头盆仍然欣喜健康,
同行者戴着脚笠并不嫌贫穷。
与仙人一样骨骼清奇如白鹤,
倚靠着眺望浩渺的海洋解脱尘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洪咨夔的作品,在描绘一个老人和他的伴侣旅行的情景。诗中通过对一系列景物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老人的高尚品质和仙骨清奇的形象。
首先,诗中提到了老人手持着槎(一种带有勾头的杖),代表着他的旅行身份。老人身杖高挺,节间稀疏,表明他年事已高,但仍然身姿挺拔,弯曲的杖身也暗示了他历经风雨、屈曲而不折的人生经历。
接着,诗中提到了豺虎和蛟龙,这些是象征着邪恶和神秘力量的动物。通过“拨开豺虎凭陵气,摄取蛟龙变化身”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老人具有一种超然物外的能力,能够排除邪恶势力的侵扰并吸取神奇的力量。
诗中还提到了洗头盆,洪咨夔以此来表现老人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和喜悦。同时,同行者虽然身处贫困,却并不介意,这一点也展现了老人和他的伴侣的淡泊名利和追求精神境界的特质。
最后,诗中以仙人的形象来描绘老人,将他的品质和形象与白鹤相提并论。白鹤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祥瑞和长寿的象征,因此将老人的仙骨与白鹤相比,更加凸显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与世无争的超然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老人的高尚品质和与众不同的形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隐喻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健康、追求精神境界和追求超脱尘世的思考和赞美。
qióng zhàng cì yùn
邛杖次韵
chá shǐ xié guī xiǎng lǎo rén, gāo léng shū jié qū zhōng shēn.
槎使携归饷老人,高棱疏节屈中伸。
bō kāi chái hǔ píng líng qì, shè qǔ jiāo lóng biàn huà shēn.
拨开豺虎凭陵气,摄取蛟龙变化身。
fǎng xǐ tóu pén hái xǐ jiàn, bàn xíng jiǎo lì wèi xián pín.
访洗头盆还喜健,伴行脚笠未嫌贫。
yì bān xiān gǔ qīng rú hè, yǐ kàn cāng míng jiě qǐ chén.
一般仙骨清如鹤,倚看沧溟解起尘。
拼音:bàn xíng jiǎo lì wèi xián pín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洪咨夔(1176~1236),嘉泰元年(1201)进士。授如皋主簿,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文。
洪咨夔为人正直敢言。在现存的 920多首诗里,像"今岁啼饥眼欲枯"(《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其四),这样直接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诗句并不少见。又如《次韵闵饥》其一写道"贵人生长不知田,丝竹声中醉饱眠。渠信春山青草尽,排门三日未炊烟。"已接触到农村贫富对立的事实。他感叹"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其二),足见其十分同情人民。他也常有讽刺官吏、讥刺朝政之作,如《狐鼠》一诗,最为淋漓痛快。他善于描写农村景物,如描绘牧童"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夏至过东市》其一),笔调清新、生活气息浓厚。不过他受江西诗派影响较深,也有一些平庸之作。
著作有《平斋文集》32卷、《平斋词》1卷等。其《平斋文集》所收多为讲经及制诰之文,余为诗歌、杂文,其词“淋漓激壮,多抑塞磊落之感”,风格颇似辛弃疾,清毛晋将其刊入《宋六十名家词》。《平斋文集》3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本;又有洪氏《晦木斋丛书》本,收诗寥寥。《平斋词》有汲古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