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寄身无地转如蓬”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寄身无地转如蓬”出自宋代李弥逊的《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ì shēn wú dì zhuàn rú pé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寄身无地转如蓬”全诗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

寄身无地转如蓬

盛世英才偶未逢,寄身无地转如蓬
诗亲东野穷尤壮,赋拟相如老更工。
雕鹗不飞行奋迅,璠玙未献要磨礲。
会须自要唐衢荐,谁与吹嘘借更风。


赏析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王彦声的送别之情,表达了对他才华横溢却未得到机遇的遗憾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他未来的期望和祝福。

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思考。通过描写王彦声在盛世英才中却未能得到发展的境遇,以及寄身无地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同情和惋惜之情。作者通过对比东野的贫困与尤壮的富强,以及自己与相如的才华,表达了自己对王彦声的认同与赞赏,同时也对他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诗词中运用了一些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雕鹗不飞行奋迅、璠玙未献要磨礲等,通过这些形象描写,进一步强调了王彦声的才华与潜力,以及他尚未展现出来的价值。最后,作者表达了希望王彦声能够自己争取机会,得到更多人的赏识与支持,不再依赖他人的吹嘘和借力。

这首诗词通过对人生境遇和才华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王彦声的深切关怀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许多有才华而未得到机遇的人们的普遍困境。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寄身无地转如蓬”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wáng yàn shēng guī tiáo xī èr shǒu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

shèng shì yīng cái ǒu wèi féng, jì shēn wú dì zhuàn rú péng.
盛世英才偶未逢,寄身无地转如蓬。
shī qīn dōng yě qióng yóu zhuàng, fù nǐ xiàng rú lǎo gèng gōng.
诗亲东野穷尤壮,赋拟相如老更工。
diāo è bù fēi xíng fèn xùn, fán yú wèi xiàn yào mó lóng.
雕鹗不飞行奋迅,璠玙未献要磨礲。
huì xū zì yào táng qú jiàn, shuí yǔ chuī xū jiè gèng fēng.
会须自要唐衢荐,谁与吹嘘借更风。

“寄身无地转如蓬”平仄韵脚


拼音:jì shēn wú dì zhuàn rú péng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作者简介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作者介绍


李弥逊的著述名录

  李弥逊和李纲是好朋友,政治主张相同,诗歌酬答也很多。钱钟书认为他的诗不受苏轼和黄庭坚的影响,命意造句都新鲜轻巧,在当时可算独来独往。著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的生平

  李弥逊,约生于宋神宗元丰中,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年约七十二岁左右。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1114)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1125),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1126),召为卫尉少卿,出知瑞州。高宗建炎元年(1127),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