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回顾”出自宋代刘子翚的《潭溪十咏·南溪》,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bù yī huí gù,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一步一回顾”全诗:聊为溪上游,一步一回顾。
悠悠出山水,浩浩无停注。
惟有旧溪声,万古流不去。
《潭溪十咏·南溪》是宋代诗人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南溪之水清澈明亮,我在溪上漫步游览,每走一步都回首眺望。我悠闲地穿过山水之间,无拘无束地畅游其中。只有古老的溪水声音,像是流淌了万古不变。它永远存在,不会消逝。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南溪的沉思和赞美。作者以游赏南溪为主题,通过描绘清澈的溪水、自由的漫游以及永恒的溪水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
诗中的"一步一回顾"表明诗人在漫步游览时,不断回首,欣赏着身后的美景。"悠悠出山水,浩浩无停注"描绘了诗人畅游山水之间的自由感受,没有任何束缚。"惟有旧溪声,万古流不去"则表达了溪水声的永恒存在,它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流淌了万古不变,给人以宁静和永恒的感觉。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南溪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同时,溪水的永恒存在也引发人们对生命、时间和流逝的思考,给人以一种超越时空的感受。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结合,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它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tán xī shí yǒng nán xī
潭溪十咏·南溪
liáo wèi xī shàng yóu, yī bù yī huí gù.
聊为溪上游,一步一回顾。
yōu yōu chū shān shuǐ, hào hào wú tíng zhù.
悠悠出山水,浩浩无停注。
wéi yǒu jiù xī shēng, wàn gǔ liú bù qù.
惟有旧溪声,万古流不去。
拼音:yī bù yī huí gù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刘子翚之父刘韐在靖康之难时奉命出使金营,拒绝金人诱降,自缢而死。刘子翚时年30岁,接到噩耗后,悲愤交集,与其兄刘子羽、刘子翼扶柩返里,守制庐墓三年。服除后,以父荫补承务郎,为兴化军(治今福建莆田)通判,后因体弱多病辞职。辞归武夷山,主管冲佑观,讲学传道,常徘徊涕泗于父兄墓地,累日不返。妻死不再娶,事继母吕氏,教育侄子刘珙,克尽孝友之道。
朱松在建州临终时,以子朱熹托付刘子翚教养,并对朱熹说,“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此三人者,吾友也。其学皆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父事之,而唯其言之听,则吾死不恨矣。”朱熹向刘子翚请教入道门径和次第,刘子翚告诉朱熹从《易经》中得到入道的门径,并以“不远复”三字告诫朱熹。刘子羽待朱熹如子侄,为朱熹之义父,给朱熹取字元晦,希望他成为一个外表不露、道德内蓄之人。朱熹自认为元者四德之首,愧不敢当,就自己改字仲晦。朱熹后来将儒学发扬光大,成为理学大师,得益于刘子翚的悉心培养。
刘子翚无子,以兄刘子羽最小儿子刘玶为后,47岁时病逝,追谥文靖公。遗著由嗣子刘玶编为《屏山集》20卷,朱熹为之作序。宗杲曾作《刘子翚像赞》,称其“财色功名,一刀两断。立地成佛,须是这汉。”
刘子翚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就是他的学生。钱钟书先生称朱熹是“道学家中间的大诗人”,而称他是“诗人里的一位道学家”(《宋诗选注》),在宋代诸多道学和诗歌兼习的作家中,他是沾染“讲义语录”习气、“头巾气”最少的一位。与韩驹、吕本中、曾几等交游唱和,故诗歌造诣颇高。风格比较清爽明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风格高秀,不袭陈因”。其五言诗感慨含思,“幽淡卓练,及陶、谢之胜,而无康乐繁缛细涩之态”(《宋诗钞·屏山集钞序》)。朱熹在《屏山集跋》中评价说:“先生文辞之伟,固足以惊一世之耳目,然其精微之学、静退之风,形于文墨,有足以发蒙蔽而销鄙吝之心者,尤览者所宜尽心也。”(《屏山集跋》)在他的五言,尤其是五言古诗中可以获得这种印象。他的绝句佳作颇多,写景抒情擅长以明快的笔调表现深细的构思,表现出一个理学家特有的格物和体验工夫。
刘子翚受其父爱国思想影响很深,早年游秦、洛、赵、魏时,就注意搜访古迹,了解历史,以体会国家兴衰规律,南渡后虽隐居乡里,但无时不忧国,唯因病魔缠身,无力请缨,壮志难酬,因而写入诗中,多以长篇或组诗全景式地反映社会时事,如《望京谣》、《谕俗十二首》等。《汴京纪事》二十首前七首纪国都沦陷,后十三首忆往日繁华,以对比见感愤,殆若“诗史”,历来为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