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接微言清道机”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齐一和尚影堂》,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áng jiē wēi yán qīng dào jī,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常接微言清道机”全诗:一公住世忘世纷,暂来复去谁能分。
身寄虚空如过客,心将生灭是浮云。
萧散浮云往不还,凄凉遗教殁仍传。
旧地愁看双树在,空堂只是一灯悬。
一灯长照恒河沙,双树犹落诸天花。
天花寂寂香深殿,苔藓苍苍閟虚院。
昔余精念访禅扉,常接微言清道机。
今来寂寞无所得,唯共门人泪满衣。
《齐一和尚影堂》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禅宗修行中的虚幻和无常的思考。
诗中,齐一和尚仿佛从尘世中遗忘,他一时来去,谁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世界。他的身体只是在虚空中流浪的过客,心灵则像浮云一样经历生死的轮回。浮云散去再无回头,可令人凄凉的宗教教诲却依然传世不灭。作者怀旧地看着熟悉的地方,只剩两棵双树矗立,空荡荡的大厅里只有一盏孤灯悬挂。
这盏孤灯长久地照耀着沙漠上的无数沙粒,双树仍然散落着天上的花朵。这些花瓣默默无闻地飘落在香气浓郁的宫殿里,苔藓愈发苍苍在荒凉的庭院中。过去,我精心思索禅宗的真谛,时常倾听微小的声音,寻找通往清净之道的机会。如今,我感到寂寞而空虚,唯有与门人共同流泪。
这首诗通过对禅宗修行者的描写,表达了对繁琐的世俗生活的厌倦,思考了人生的虚幻和无常。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禅宗修行的向往和对教诲的尊重。整首诗情感沉郁,意境深远,展现了刘长卿独特的诗人气质。
qí yī hé shàng yǐng táng
齐一和尚影堂
yī gōng zhù shì wàng shì fēn, zàn lái fù qù shuí néng fēn.
一公住世忘世纷,暂来复去谁能分。
shēn jì xū kōng rú guò kè,
身寄虚空如过客,
xīn jiāng shēng miè shì fú yún.
心将生灭是浮云。
xiāo sàn fú yún wǎng bù hái, qī liáng yí jiào mò réng chuán.
萧散浮云往不还,凄凉遗教殁仍传。
jiù dì chóu kàn shuāng shù zài, kōng táng zhǐ shì yī dēng xuán.
旧地愁看双树在,空堂只是一灯悬。
yī dēng zhǎng zhào héng hé shā,
一灯长照恒河沙,
shuāng shù yóu luò zhū tiān huā.
双树犹落诸天花。
tiān huā jì jì xiāng shēn diàn, tái xiǎn cāng cāng bì xū yuàn.
天花寂寂香深殿,苔藓苍苍閟虚院。
xī yú jīng niàn fǎng chán fēi, cháng jiē wēi yán qīng dào jī.
昔余精念访禅扉,常接微言清道机。
jīn lái jì mò wú suǒ de,
今来寂寞无所得,
wéi gòng mén rén lèi mǎn yī.
唯共门人泪满衣。
拼音:cháng jiē wēi yán qīng dào jī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平韵) 上平五微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