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道长儿童”出自唐代皇甫冉的《送王绪剡中(一作送王公还剡中别业)》,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èng dào cháng ér tó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更道长儿童”全诗:不见关山去,何时到剡中。
已闻成竹木,更道长儿童。
篱落云常聚,村墟水自通。
朝朝忆玄度,非是对清风。
送王绪剡中(一作送王公还剡中别业)
不见关山去,何时到剡中。
已闻成竹木,更道长儿童。
篱落云常聚,村墟水自通。
朝朝忆玄度,非是对清风。
中文译文:
送王绪回到剡中(另一说是送王公离别剡中的业务)
我已经没能目送他穿过关山的离去,他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剡中呢。
我已经听说那里有茂盛的竹木,而那里的人们寿命长久。
篱落中的云常常聚集在一起,村落和市镇的水自由流通。
每天早晨,我都会怀念玄度,他可不只是游览清风的那种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皇甫冉的《送王绪剡中(一作送王公还剡中别业)》。诗中写出了作者对王绪离别的思念和对剡中的向往。
首先,诗中提到了关山,表达了作者无法亲眼目送王绪离去的遗憾之情。作者对王绪抵达剡中的时间也充满了期待,表现了作者对朋友归来的盼望。
其次,诗中描绘了剡中的景象。作者听说那里有茂盛的竹木,更道长寿子弟。这些描述从侧面展现了剡中生态繁盛、人民幸福安乐的景象。
最后,作者回忆起与王绪的往事,每天早晨都会怀念玄度。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王绪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友谊和别离的情感,以及对剡中美好景象的向往,给人一种深思熟虑、恬静安详的感觉。
sòng wáng xù shàn zhōng yī zuò sòng wáng gōng hái shàn zhōng bié yè
送王绪剡中(一作送王公还剡中别业)
bú jiàn guān shān qù, hé shí dào shàn zhōng.
不见关山去,何时到剡中。
yǐ wén chéng zhú mù, gèng dào cháng ér tóng.
已闻成竹木,更道长儿童。
lí luò yún cháng jù, cūn xū shuǐ zì tōng.
篱落云常聚,村墟水自通。
zhāo zhāo yì xuán dù, fēi shì duì qīng fēng.
朝朝忆玄度,非是对清风。
拼音:gèng dào cháng ér tó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皇甫冉才华横溢,佳作颇多,留给后人的有《皇甫冉诗集》3卷、《全唐诗》收其诗2卷,补遗7首,共241首。诗歌多写离乱漂泊、宦游隐逸、山水风光。诗风清逸俊秀,深得高仲武赞赏。《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事见《新唐书·传文艺》、《唐诗纪事》卷二七、《唐才子传》卷三。
安史之乱后,唐朝统治由盛而衰。处在此时此境,他所赋诗文,反映了安史之乱的社会状况。皇甫冉寓居义兴,对义兴的山山水水情有独钟,题咏颇多。有《荆溪夜湍》、《洞灵观》、《三月三日同义兴李明府泛舟》等著名诗作。如《荆溪夜湍》云:“惊湍流不极,夜渡识云岑。长带溪沙浅,时因山雨深。方同七里路,更逐五湖心。揭厉朝将夕,潺谖古望今。花源若许到,虽远亦相寻。”《洞灵观》云:“孤烟灵洞远,积雪暮山寒。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坛。客来清夜久,仙去白云残。明月开金篆,焚香人木兰。”《三月三日同义兴李明府泛舟》云:“江南烟景复如何,闻道新亭便可过。处处艺兰春浦绿,萋萋藉草远山多。壶觞须就陶彭泽,风俗犹传晋永和。更使轻桡随转去,微风落日水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