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鹤閒临水久”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鹤閒临水久”出自宋代林逋的《小隐自题》,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è xián lín shuǐ jiǔ,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鹤閒临水久”全诗

《小隐自题》

鹤閒临水久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閒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赏析


《小隐自题》是宋代文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竹树绕吾庐,
清深趣有余。
鹤閒临水久,
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
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
多半写樵渔。

中文译文:
竹树环绕着我的小屋,
清幽深深,趣味无穷。
鹤自在地在水边逗留已久,
蜜蜂慵懒地采集花蜜稀疏。
沉迷于酒的病痛妨碍了翻阅书卷,
春天的阴云渗透进荷叶与锄头。
曾经喜爱古代的图画,
大多数写着樵夫和渔父的生活。

诗意和赏析:
《小隐自题》描绘了一幅清静深远的田园景象,表现了作者逃离尘嚣、隐居山野的心情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首先,诗中的竹树环绕庐居,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竹子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它们的存在使得诗人的居所更加宁静、独立。这里的清深是指清幽深邃的景色和环境,而“趣有余”则表明作者对这种环境的乐趣和满足。

其次,诗中提到的鹤是一种高雅的鸟类,它们长久地停留在水边,表现出宁静和自在的态度。与此相对应的是蜜蜂,它们懒散地采集花蜜,展现了它们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作者因为沉迷于酒而影响到阅读书籍的情况。这表明作者虽然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也意识到酒的沉迷会影响到他的学业和进步。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图画的喜爱,这些图画大多描绘了樵夫和渔父的生活。这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朴素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也表现出他对过去文人墨客的崇敬和追溯。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追求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心境,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自然恬淡的田园景象。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宁静、自由和朴素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借古图画来表现对古人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溯。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传达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和远离尘嚣的隐居意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

“鹤閒临水久”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iǎo yǐn zì tí
小隐自题

zhú shù rào wú lú, qīng shēn qù yǒu yú.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hè xián lín shuǐ jiǔ, fēng lǎn cǎi huā shū.
鹤閒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jiǔ bìng fáng kāi juàn, chūn yīn rù hé chú.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cháng lián gǔ tú huà, duō bàn xiě qiáo yú.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鹤閒临水久”平仄韵脚


拼音:hè xián lín shuǐ jiǔ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作者简介


林逋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作者介绍


林逋的生平

  林逋(bu一声)被后人称为和靖先生,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林逋家谱载,自五代始,世居福建长乐,传至11世,钘、钏、镮、釴兄弟4人迁居奉化、象山,林逋父釴定居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逋系林氏第12世孙,故宅在奉化大脉岙口(今大茅岙)。一说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少孤力学,好古,通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自甘贫困,勿趋荣利。及长,漫游江淮,40余岁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以湖山为伴,相传20余年足不及城市,以布衣终身。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丞相王随、杭州郡守薛映均敬其为人,又爱其诗,时趋孤山与之唱和,并出俸银为之重建新宅。与范仲淹、梅尧臣有诗唱和。

  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闻其名,赐粟帛,并诏告府县存恤之。逋虽感激,但不以此骄人。人多劝其出仕,均被婉言谢绝同,自谓:“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林逋终生不仕不娶,无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既老,自为墓于庐侧,作诗云:“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有人问:“何不录以示后世?”答曰:“我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有心人窃记之,得300余首传世。

  天圣六年(1028)卒,年六十一,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州为上闻,仁宗嗟悼,赐谥“和靖先生”,葬孤山故庐侧。事见《宋史》卷四五七《隐逸传》。宋代桑世昌著有《林逋传》。

  今存词三首,诗三百余首。后人辑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其中《将归四明夜话别任君》、《送丁秀才归四明》等为思乡之作。故宫绘画馆藏有所书诗卷。

  张岱在《西湖梦寻》说,南宋灭亡后,有盗墓贼挖开林逋的坟墓,只找到一个端砚和一支玉簪。现在杭州西湖孤山面对北山路一侧,仍有“放鹤亭”和“林和靖先生墓”,便是纪念林和靖的景胜。

林逋的成就

  林逋,善绘事,惜画从不传。工行草,书法瘦挺劲健,笔意类欧阳询、李建中而清劲处尤妙。长为诗,其语孤峭浃澹,自写胸意,多奇句,而未尝存稿。风格澄澈淡远,多写西湖的优美景色,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如七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一诗,清冷幽静,闲淡浑远,是其诗风的典型体现。《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成功地描绘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风姿,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陆游谓其书法高绝胜人。苏轼高度赞扬林逋之诗、书及人品,并诗跋其书:“诗如东野(孟郊)不言寒,书似留台(李建中)差少肉。”黄庭坚云:“君复书法高胜绝人,予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明沈周诗云:“我爱翁书得瘦硬,云腴濯尽西湖绿。西台少肉是真评,数行清莹含冰玉。宛然风节溢其间,此字此翁俱绝俗。”。林逋书法存世作品仅3件,《自书诗帖》是其中篇幅最长者。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