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艇轻蓑良不恶”出自宋代王炎的《秋怀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uǎn tǐng qīng suō liáng bù è,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短艇轻蓑良不恶”全诗:朅来云梦泽南州,风物萧萧两见秋。
三径草荒真左计,一官冰冷更何求。
莫招毛颍论时事,且唤曲生浇客愁。
短艇轻蓑良不恶,此心何敢负江鸥。
《秋怀二首》是宋代王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天来到云梦泽南州,风景凄凉,已经见证了秋天的两次到来。在三条荒草的小径上,真实地体验着左计的心境;一个官员的冷漠只会使人更加无所期望。不要提起毛颍的时事评论,也不要叫唤曲生浇灌客人的忧愁。短艇、轻蓑并不可恶,因为这样的心境又怎敢辜负江鸥呢?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诗人身处云梦泽南州,观察到了秋天的凄凉景色。他在几个意象中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忧愁,对社会现象的冷漠和对官场的失望。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认同和对自然的赞美。
赏析:
《秋怀二首》以简洁的词句揭示了诗人对秋天景象的观察,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处境的思考。诗中使用了凄凉的描写手法,通过描述荒草的小径和冷漠的官员,传达出一种对社会冷漠和失望的情感。与此同时,诗人借助短艇和轻蓑等形象,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思考。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诗人将自然与人情相结合,表达了对官场冷漠和社会冷淡的不满。与此同时,诗人也展现了对简朴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这种对现实的观察和内心感悟的交融,使得《秋怀二首》成为一首富有思想深度的诗词作品。
qiū huái èr shǒu
秋怀二首
qiè lái yún mèng zé nán zhōu, fēng wù xiāo xiāo liǎng jiàn qiū.
朅来云梦泽南州,风物萧萧两见秋。
sān jìng cǎo huāng zhēn zuǒ jì, yī guān bīng lěng gèng hé qiú.
三径草荒真左计,一官冰冷更何求。
mò zhāo máo yǐng lùn shí shì, qiě huàn qū shēng jiāo kè chóu.
莫招毛颍论时事,且唤曲生浇客愁。
duǎn tǐng qīng suō liáng bù è, cǐ xīn hé gǎn fù jiāng ōu.
短艇轻蓑良不恶,此心何敢负江鸥。
拼音:duǎn tǐng qīng suō liáng bù è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七遇 (仄韵) 入声十药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 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 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 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庆元三年,迁秘书郎。四年, 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 郎。六年,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 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 后人所重。
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总 题为《双溪类稿》,早已失传,仅存诗 文二十七卷,题为《双溪类稿》,或称 《双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万历二十四年王孟达刻本、《四库全书》本。《双溪诗馀》一卷, 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所作诗文博 雅精深,具有根柢,议论醇正,引据典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 其诗尤为世人称许,而清人则谓其 “多庸调”(《宋诗钞·双溪诗钞 序》) 、“力庸格窘”(《石洲诗话》卷 四)。其论词贵“婉转妩媚”,鄙薄 “豪壮语”(《双溪诗馀自序》),所作 “质实妍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 四○),“虽不甚工,亦一家眷属”(王国维《跋双溪诗馀》)。《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全宋诗》卷 二五五九至二五六七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六○九○至六一一二编 其文为二十三卷。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