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从六阁得幅纸”出自宋代岳珂的《徽宗皇帝读阁支降御笔赞》,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uí cóng liù gé dé fú zhǐ,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谁从六阁得幅纸”全诗:昭回之秘天所示,风行雷历动一世。
独持八柄昭驭贵,驭贵驭富抑共细。
百年史牒记金匮,木脚东廊果何地。
谁从六阁得幅纸,朱书旁行俨如此。
贵珰日月书纸尾,宛如宣和见宣底。
参稽天笔良不类,恭览比方三叹喟。
王蔡诸臣真可罪,区区球补虮虱耳。
汴都仿佛尘未洗,此帖间行来万里。
大书尊尧底王氏,责以格君法当尔。
奸谀直笔诛既死,原以所书裨太史。
《徽宗皇帝读阁支降御笔赞》是宋代岳珂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徽宗皇帝的视角,描述了他阅读了一幅书法作品后的感受和赞赏。
这首诗词表达了徽宗皇帝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极高评价和赞美。徽宗皇帝首先提到这幅作品揭示了昭回的秘密,这里可以理解为展现了深刻的哲理和智慧。作品的影响力广泛,风靡一时,震动了整个世界。徽宗皇帝称赞这位书法家精通八种笔法,以高超的技艺书写着这幅作品,能够驾驭贵族和富贵之气,同时又能兼顾细腻之情。
徽宗皇帝在诗中提到这幅作品记录了百年历史,记载了金匮之宝,东廊上的木脚不知所指何地。徽宗皇帝追问谁有幸从六阁得到了这幅纸,而旁行的朱文如此庄重肃穆。作品的尾部涂写着贵族的姓名和日期,宛如宣和年间的官方文件,底部还有宣德年间的印章。徽宗皇帝称赞这位书法家的笔墨风骨独特,与天笔良不可类比,对这幅作品充满敬畏之情,三次叹息并深感喟然长叹。
徽宗皇帝进一步点明了王蔡等臣子的可耻行径,认为他们与这位书法家相比简直微不足道,只是区区之辈,无法与其媲美。徽宗皇帝称赞这幅作品仿佛还带有汴都尘土未洗的气息,诗中提及此帖已经行走了万里之遥。
最后,徽宗皇帝将这幅作品与尧帝的治国法度相提并论,责备这位书法家要严格按照君王的法度要求来书写。他指出这位书法家严正地惩治了奸谀之徒,直接将其罪行揭露在众人面前,所书之文可供太史参考。
这首诗词以徽宗皇帝的视角,通过对一幅书法作品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他对这位书法家的敬佩和对作品的深入解读。诗中表达了对作品所揭示的深邃哲理的赞叹,对书法家高超技艺的赞美,以及对王蔡等人无足轻重的嘲讽。整首诗词充满了崇高和庄重的氛围,彰显了徽宗皇帝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huī zōng huáng dì dú gé zhī jiàng yù bǐ zàn
徽宗皇帝读阁支降御笔赞
zhāo huí zhī mì tiān suǒ shì, fēng xíng léi lì dòng yī shì.
昭回之秘天所示,风行雷历动一世。
dú chí bā bǐng zhāo yù guì, yù guì yù fù yì gòng xì.
独持八柄昭驭贵,驭贵驭富抑共细。
bǎi nián shǐ dié jì jīn kuì, mù jiǎo dōng láng guǒ hé dì.
百年史牒记金匮,木脚东廊果何地。
shuí cóng liù gé dé fú zhǐ, zhū shū páng xíng yǎn rú cǐ.
谁从六阁得幅纸,朱书旁行俨如此。
guì dāng rì yuè shū zhǐ wěi, wǎn rú xuān hé jiàn xuān dǐ.
贵珰日月书纸尾,宛如宣和见宣底。
cān jī tiān bǐ liáng bù lèi, gōng lǎn bǐ fāng sān tàn kuì.
参稽天笔良不类,恭览比方三叹喟。
wáng cài zhū chén zhēn kě zuì, qū qū qiú bǔ jǐ shī ěr.
王蔡诸臣真可罪,区区球补虮虱耳。
biàn dōu fǎng fú chén wèi xǐ, cǐ tiē jiān xíng lái wàn lǐ.
汴都仿佛尘未洗,此帖间行来万里。
dà shū zūn yáo dǐ wáng shì, zé yǐ gé jūn fǎ dāng ěr.
大书尊尧底王氏,责以格君法当尔。
jiān yú zhí bǐ zhū jì sǐ, yuán yǐ suǒ shū bì tài shǐ.
奸谀直笔诛既死,原以所书裨太史。
拼音:shuí cóng liù gé dé fú zhǐ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岳珂著述甚富。居于金佗坊时,因痛恨祖父被秦桧陷害,著有《吁天辩诬》、《天定录》等书,结集为《金佗粹编》(28卷,续编30卷),为岳飞辩冤,是研究岳飞的重要资料。又著有《桯史》15卷、《玉楮集》8卷、《棠湖诗稿》1卷、《续东几诗余》、《小戴记集解》(稿佚)、《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1卷等。嘉定七年(公元1214),在嘉兴曾主修《嘉禾志》(未成书)。《桯史》以辨明“公是公非”为目的,通过对南宋朝野各阶层人物的言行的记载,表现了他对主战派和投降派人物的鲜明爱憎。书中所载之事,大都翔实可信。如《乾道受书礼》、《(范石湖)一言悟主》、《开禧北征》等条,可补史传之阙。其中对文人轶事的记载,诗文作品的转录,可资辑佚、校勘,也有助文学史研究。
所著《玉楮集》8卷,有《三恬堂丛书》本。《棠湖诗稿》1卷,有《丛书集成》本。《金陀粹编》28卷,《续编》30卷,有清刊本。《愧郯录》15卷,有《四部丛刊》本。另有《宋少保岳鄂王行实编年》2卷,有《明辨斋丛书》本。《宝真斋法书赞》28卷,有《丛书集成》本。《桯史》有《四部丛刊》影元刊本、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岳珂诗集有《棠湖诗稿》1卷,收宫词100首,作于端平元年(公元1234)同年编纂《岳氏宗谱》。宫词原系歌咏宫闱生活的词体,他因侄子自汴从军而归,追想东京盛时,写下了这组诗以系哀思。但诗中所写,有与事实不符的,《四库全书总目》疑为后人拟作,嫁名于珂。又有《玉楮集》8集,收嘉熙二年(公元1238)至四年(公元1240)的诗作共385篇。他的诗缺乏社会内容,仅有1篇《夏旱三首》写到农家生活。其他作品“虽时伤浅露”,“而轩爽磊落,气格亦有可观”(《四库全书总目·玉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