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他年倘遂平生志”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他年倘遂平生志”出自唐代李宏皋的《题桃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ā nián tǎng suì píng shēng zhì,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他年倘遂平生志”全诗

《题桃源》

他年倘遂平生志

山翠参差水渺茫,秦人昔在楚封疆。
当时避世乾坤窄,此地安家日月长。
草色几经坛杏老。
岩花犹带涧桃香。
他年倘遂平生志,来著霞衣侍玉皇。


赏析


诗词《题桃源》的中文译文为:

山峰参差错落,水面辽阔无边。秦朝的人们曾在楚国的疆域定居。当时,他们避开了世间的纷扰,生活在这狭小的天地中。在此地安家定居,日月经年流长。草木的颜色已多次转换,坛杏也已经老去。岩石上的花依然带有涧水中桃花的芬芳。如果某年某日实现了一生的愿望,来到这里穿上仙袍,侍奉玉皇。

此诗描绘了一片桃花源般的山水环境,以及秦代人们追求安逸、避世的心态。诗人通过交织山水景色和人文情感,表达了对桃源乐土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希望能够跨越时空,达到仙境般高尚境地的意愿。

这首诗词以写景的手法展示了壮丽的山水场景,峰峦起伏,水波浩渺,在人与自然的对比中表达了对桃源般宁静和自由的向往。诗中也包含了秦人在楚地安家落户的情节,借以表达对这样一个理想生活场所的向往和祝愿。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达到仙境般高尚境地的愿望,展示了对美好事物的崇敬和追求。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对桃源世界的渴望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他年倘遂平生志”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í táo yuán
题桃源

shān cuì cēn cī shuǐ miǎo máng, qín rén xī zài chǔ fēng jiāng.
山翠参差水渺茫,秦人昔在楚封疆。
dāng shí bì shì qián kūn zhǎi,
当时避世乾坤窄,
cǐ dì ān jiā rì yuè zhǎng.
此地安家日月长。
cǎo sè jǐ jīng tán xìng lǎo.
草色几经坛杏老。
yán huā yóu dài jiàn táo xiāng.
岩花犹带涧桃香。
tā nián tǎng suì píng shēng zhì, lái zhe xiá yī shì yù huáng.
他年倘遂平生志,来著霞衣侍玉皇。

“他年倘遂平生志”平仄韵脚


拼音:tā nián tǎng suì píng shēng zhì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作者简介


李宏皋李宏皋,正确的名字应该是李弘臬(见《复溪州铜柱记》铭文)( ? - 951),五代十国时南楚国官员、学士,官至尚书左仆射,御史大夫,上柱国。李弘臬系长沙人。南楚王马殷当国时,为营道令,迁都统掌书记。后为南楚文昭王马希范所置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授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作者介绍


李宏皋的溪州铜柱

  五代后晋天福四年(939),溪州刺史彭士愁引锦、溪、奖州“苗蛮”起义攻南楚,马希范命刘勍、廖匡齐率兵往攻。次年,彭士愁归降,南楚五立铜柱于溪州,李弘臬受命撰《复溪州铜柱记》,镌刻于柱上。940年(后晋天福五年),马希范和溪州刺史彭士愁协议罢兵,计划设立铜柱为划分疆界的标志,从此各守疆土互不进犯。李宏臬奉命撰写柱文共2000余宇,以流畅的辞语,真挚的感情,生动地反映出各族百姓渴求安定和平的美好愿望。柱文镌刻于用2500公斤铜铸成的铜柱上,这就是至今仍屹立于湘西王村芙蓉镇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溪州铜柱”。

李宏皋的李宏皋之死

  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希范死,诸弟争立。李弘臬和都指挥使刘彦瑫等拥立马希广。后汉乾祐二年(949),其兄马希萼在南唐支持下,举兵衡州,于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攻陷长沙,夺取王位。希广遇害,李弘臬亦被杀。

  李弘臬被杀,作所诗词至今仅存一首《题桃源》。

李宏皋的才华横溢

  李弘臬年少时即工于作诗,和父亲李善夷、弟弟李弘节俱有诗名。李弘节也是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文思才识都不在李弘臬之下。后唐同光初年,唐庄宗赐给马殷数百匹战马,马殷嘱李弘臬起草谢表。李弘臬拟出一句“马有旋风之队”后,突然文思艰涩,作不出下旬,便问在旁边的李弘节说:“可以用旋风之队来形容马阵,但应该怎样来比喻军营呢?”李弘节随口回答:“你没听说过军有偃月之营吗?”李弘臬欣然提笔云:“寻当偃月之营,摆作旋风之队。”谢表撰成后,马殷大加称赞,李弘节的名声由此远扬。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