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趣今何似”出自唐代齐己的《金江寓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ě qù jīn hé s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野趣今何似”全诗:考槃应未永,聊此养闲疏。
野趣今何似,诗题旧不如。
春篁离箨尽,陂藕折花初。
终要秋云是,从风恣卷舒。
《金江寓居》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作者在金江的居住为背景,表达了他过着闲散自在的生活,沉浸在大自然中的心境。
诗中的“考槃”指的是今天中国江苏省扬州市金江镇的金江山,表明作者在这里养老度日。诗人在金江山居住,以此来享受生活的闲适和宁静。
作者通过对比现在与过去,表达了对大自然变迁的感慨。他说如今野趣已经不如过去,诗题也不如从前,这一点给人一种时光荏苒的感觉。
诗人以春天的景象作为描写,如篁竹已经凋谢,秋云即将来临,展示了大自然的变化与流转。篁竹是中国南方的常见植物,秋云则暗示着时光的流转,生活的变迁。
诗人通过描写大自然的变化,表达了他自由奔放的生活态度。他以自然的变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做了一种借鉴,表示自己也要像秋云一样,从容地随风自由翱翔。这种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时光的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思考。
总而言之,《金江寓居》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流年变迁的思考。诗词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达到了虚实结合、意境深远的效果。
jīn jiāng yù jū
金江寓居
kǎo pán yīng wèi yǒng, liáo cǐ yǎng xián shū.
考槃应未永,聊此养闲疏。
yě qù jīn hé sì, shī tí jiù bù rú.
野趣今何似,诗题旧不如。
chūn huáng lí tuò jǐn, bēi ǒu zhé huā chū.
春篁离箨尽,陂藕折花初。
zhōng yào qiū yún shì, cóng fēng zì juǎn shū.
终要秋云是,从风恣卷舒。
拼音:yě qù jīn hé sì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