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梦远蓬莱馆”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梦远蓬莱馆”出自元代王冕的《对景》,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èng yuǎn péng lái guǎ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梦远蓬莱馆”全诗

《对景》

梦远蓬莱馆

景胜诗怀旷,愁围酒力降。
地雷晴破石,山雨夜翻江。
梦远蓬莱馆,香余薜荔窗。
谅无封建迹,白首困南邦。


赏析


《对景》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景色美丽,心情开阔,
忧愁围绕,酒力减弱。
地雷晴朗,石头破碎,
山雨夜间,江水翻滚。
梦想远在蓬莱宫,
香气余留在薜荔窗。
虽然没有封建的痕迹,
但白发困扰着南方的国家。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内心却被忧愁所困扰,酒力也因此而减弱。诗中的地雷晴朗和山雨夜间翻江,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幻和不可预测性。诗人的梦想遥远,仿佛在蓬莱宫中,而香气却仍然留在薜荔窗前。诗人认为自己的思想并没有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但年老的白发却困扰着南方的国家。

赏析:
这首诗词以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困扰,以及对于梦想的追求和遥远的向往。诗中的地雷晴朗和山雨夜间翻江,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幻和不可预测性,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诗人通过对自己思想的反思,表达了对封建制度的否定,强调了个人思想的自由和独立。整首诗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梦远蓬莱馆”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uì jǐng
对景

jǐng shèng shī huái kuàng, chóu wéi jiǔ lì jiàng.
景胜诗怀旷,愁围酒力降。
dì léi qíng pò shí, shān yǔ yè fān jiāng.
地雷晴破石,山雨夜翻江。
mèng yuǎn péng lái guǎn, xiāng yú bì lì chuāng.
梦远蓬莱馆,香余薜荔窗。
liàng wú fēng jiàn jī, bái shǒu kùn nán bāng.
谅无封建迹,白首困南邦。

“梦远蓬莱馆”平仄韵脚


拼音:mèng yuǎn péng lái guǎn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四旱  (仄韵) 去声十五翰

作者简介


王冕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作者介绍


王冕的生平

  自幼好学,白天放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返,忘其牛,间壁秦老怒挞之,已而复然。母愿听其所为,因往依僧寺,每晚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后从会稽学者韩性学习,终成通儒。但屡应试不第,遂将举业文章付之一炬。行事异于常人,时戴高帽,身披绿蓑衣,足穿木齿屐,手提木制剑,引吭高歌,往返于市中。或骑黄牛,持《汉书》诵读,人以狂生视之。著作郎李孝光欲荐作府吏,冕宣称:“我有田可耕,有书可读,奈何朝夕抱案立于庭下,以供奴役之使!”遂下东吴,入淮楚,历览名山大川。游大都,老友秘书卿泰不华欲荐以官职,力辞不就,南回故乡。隐居会稽九里山,种梅千枝,筑茅庐三间,题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以卖画为生,制小舟名之曰“浮萍轩”,放于鉴湖之阿,听其所止。又广栽梅竹,弹琴赋诗,饮酒长啸。朱元璋平定婺州,攻取越州,屯兵九里山,闻其名,物色得之,置幕府,授以谘议参军,未就。元惠宗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以兵请冕为官。冕以出家相拒,并扩室为白云寺。旋卒于兰亭天章寺。

王冕的介绍

  王冕(1287--1359):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兼书法家。

  1287年七月二十二日(9月1日)生于一个贫穷农家,儿时的他就很喜欢写诗、作画。因不愿向统治者妥协、厌恶当时社会的腐败而隐居。自号有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老村、梅翁等。他的最大成就,是绘画,堪称圣手。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