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儿女春风恼”出自宋代洪咨夔的《谨和老人赋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ēn fēn ér nǚ chūn fēng nǎo,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纷纷儿女春风恼”全诗:寄得江南驿信来,窥来映水几枝开。
形容绮语空能絮,酬答芳心总已灰。
厌旧趋新和粉染,夺真弄假点酥裁。
纷纷儿女春风恼,却笑诗翁醉打隈。
《谨和老人赋梅》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寄得江南驿信来,
窥来映水几枝开。
形容绮语空能絮,
酬答芳心总已灰。
厌旧趋新和粉染,
夺真弄假点酥裁。
纷纷儿女春风恼,
却笑诗翁醉打隈。
诗意:
这首诗词以老人的视角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自己对梅花的感悟。诗人收到了一封来自江南驿站的信件,通过信件中的文字,他仿佛看到了梅花在水中绽放的景象。然而,他认为华丽的辞藻只是空洞的言辞,无法真正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他曾以自己的情感回应过梅花,但如今这份回应已经消磨殆尽。他对传统的陈腐感到厌倦,追求新鲜事物,追逐粉饰和伪装。他觉得纷纷扰扰的世俗事物让人烦恼,而他自己却在酒醉中嘲笑自己的愚昧。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梅花和诗人对梅花的感悟,表达了对于虚伪和世俗的厌倦,以及对于纯粹和真实的追求。诗中的梅花作为一种象征,展现了清雅、坚贞和自持的品质。诗人以老人的身份,表达了对于华丽辞藻的批判,认为那些华而不实的言辞无法真正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他追求新鲜事物,却发现现实世界充满了虚假和伪装,而这使他感到烦恼。然而,他自嘲地笑自己醉心于酒乐中,意味着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无奈和束缚。
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他对于传统的束缚感到厌倦,追求新的表现方式和自我表达,同时也在现实的纷繁世俗中感到困惑和无奈。这种对于真实和虚伪、传统和新鲜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思想特点,也折射出诗人对于内心追求的渴望和挣扎。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和诗人的感悟,展现了一种对于追求真实和纯粹的心态,以及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
jǐn hé lǎo rén fù méi
谨和老人赋梅
jì dé jiāng nán yì xìn lái, kuī lái yìng shuǐ jǐ zhī kāi.
寄得江南驿信来,窥来映水几枝开。
xíng róng qǐ yǔ kōng néng xù, chóu dá fāng xīn zǒng yǐ huī.
形容绮语空能絮,酬答芳心总已灰。
yàn jiù qū xīn hé fěn rǎn, duó zhēn nòng jiǎ diǎn sū cái.
厌旧趋新和粉染,夺真弄假点酥裁。
fēn fēn ér nǚ chūn fēng nǎo, què xiào shī wēng zuì dǎ wēi.
纷纷儿女春风恼,却笑诗翁醉打隈。
拼音:fēn fēn ér nǚ chūn fēng nǎo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九皓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洪咨夔(1176~1236),嘉泰元年(1201)进士。授如皋主簿,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文。
洪咨夔为人正直敢言。在现存的 920多首诗里,像"今岁啼饥眼欲枯"(《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其四),这样直接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诗句并不少见。又如《次韵闵饥》其一写道"贵人生长不知田,丝竹声中醉饱眠。渠信春山青草尽,排门三日未炊烟。"已接触到农村贫富对立的事实。他感叹"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其二),足见其十分同情人民。他也常有讽刺官吏、讥刺朝政之作,如《狐鼠》一诗,最为淋漓痛快。他善于描写农村景物,如描绘牧童"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夏至过东市》其一),笔调清新、生活气息浓厚。不过他受江西诗派影响较深,也有一些平庸之作。
著作有《平斋文集》32卷、《平斋词》1卷等。其《平斋文集》所收多为讲经及制诰之文,余为诗歌、杂文,其词“淋漓激壮,多抑塞磊落之感”,风格颇似辛弃疾,清毛晋将其刊入《宋六十名家词》。《平斋文集》3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本;又有洪氏《晦木斋丛书》本,收诗寥寥。《平斋词》有汲古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