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合从连赵魏”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合从连赵魏”出自明代徐祯卿的《游侠篇(以下《迪功集》)》,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cóng lián zhào wè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合从连赵魏”全诗

《游侠篇(以下《迪功集》)》

合从连赵魏

四牡饬朱轩,侠气何翩翩。
夕骛邯郸道,朝驰函谷关。
千金饰冠剑,宝服芳且鲜。
徒御若云浮,周道直如弦。
堂中养死士,被服皆珠纨。
枥马厌粱肉,贝甲委如山。
片言倾五岳,万乘慕其贤。
诸侯奉白璧,为寿卮酒前。
合从连赵魏,驾毂出齐燕。
仗剑归质子,矫节夺兵权。
皦皦日中议,歃血重一言。
鸡鸣脱虎口,狗盗乃获全。
天地相荡蚀,四海如沸渊。
凭轼一抵掌,解纷谈笑间。
纵横负奇节,逸气盖八埏。
慨慷功名会,何言七尺捐。
策勋山河溢,流光竹帛镌。
何为坎壈士,抚剑独长叹。

标签:侠气徒御

赏析


四匹雄马整饬朱轩,侠义何翩翩。
晚上追求邯郸路,早晨驰函谷关。
千金饰冠剑,宝服香又鲜。
车夫若云漂浮,周道直如弦。
堂中敢死之士,穿着都珍珠丝绸。
槽马饱美食佳肴,贝甲堆积如山。
片言倾五岳,万乘仰慕他的贤。
诸侯奉上,为寿一杯酒前。
联合联合赵、魏,驾车出齐燕。
仗剑回人质,假节夺兵权。
洁净天中讨论,歃血重一句话。
鸡鸣脱离虎口,小偷就得以保全。
天地相荡侵蚀,四海如同沸腾渊。
乘车一抵掌,调解纠纷谈笑间。
纵横负奇节,逸气大概八方。
慷慨功名会,为什么说七尺捐。
策勋山河水泛滥,流光文字刻。
为什么坎凛人,抚剑只有长叹息。

“合从连赵魏”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óu xiá piān yǐ xià dí gōng jí
游侠篇(以下《迪功集》)

sì mǔ chì zhū xuān, xiá qì hé piān piān.
四牡饬朱轩,侠气何翩翩。
xī wù hán dān dào, cháo chí hán gǔ guān.
夕骛邯郸道,朝驰函谷关。
qiān jīn shì guān jiàn, bǎo fú fāng qiě xiān.
千金饰冠剑,宝服芳且鲜。
tú yù ruò yún fú, zhōu dào zhí rú xián.
徒御若云浮,周道直如弦。
táng zhōng yǎng sǐ shì, bèi fú jiē zhū wán.
堂中养死士,被服皆珠纨。
lì mǎ yàn liáng ròu, bèi jiǎ wěi rú shān.
枥马厌粱肉,贝甲委如山。
piàn yán qīng wǔ yuè, wàn shèng mù qí xián.
片言倾五岳,万乘慕其贤。
zhū hóu fèng bái bì, wèi shòu zhī jiǔ qián.
诸侯奉白璧,为寿卮酒前。
hé cóng lián zhào wèi, jià gǔ chū qí yàn.
合从连赵魏,驾毂出齐燕。
zhàng jiàn guī zhì zǐ, jiǎo jié duó bīng quán.
仗剑归质子,矫节夺兵权。
jiǎo jiǎo rì zhōng yì, shà xuè zhòng yī yán.
皦皦日中议,歃血重一言。
jī míng tuō hǔ kǒu, gǒu dào nǎi huò quán.
鸡鸣脱虎口,狗盗乃获全。
tiān dì xiāng dàng shí, sì hǎi rú fèi yuān.
天地相荡蚀,四海如沸渊。
píng shì yī dǐ zhǎng, jiě fēn tán xiào jiān.
凭轼一抵掌,解纷谈笑间。
zòng héng fù qí jié, yì qì gài bā shān.
纵横负奇节,逸气盖八埏。
kǎi kāng gōng míng huì, hé yán qī chǐ juān.
慨慷功名会,何言七尺捐。
cè xūn shān hé yì, liú guāng zhú bó juān.
策勋山河溢,流光竹帛镌。
hé wéi kǎn lǎn shì, fǔ jiàn dú cháng tàn.
何为坎壈士,抚剑独长叹。

“合从连赵魏”平仄韵脚


拼音:hé cóng lián zhào wèi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五未

作者简介


徐祯卿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作者介绍


徐祯卿的诗学思想

  徐祯卿的思想。其思想仍依其生平分为两个时期,其前期对儒、佛、道、文学等兼收并蓄,体现出一种大体符合吴中地域的知识杂进性特征;后期大体可以王阳明所说的“学凡三变”来勾勒其思想的转变轨迹。“末世论”思想是徐祯卿对时代特征的一种概念性把握,也是其思想的一个基础起点,徐氏对文学复古的倡导、一生潜心“玄学”等都与其欲拯救“末世”的意图相关。徐祯卿的思想历程是与整个时代结合在一起的,每一次转变大都体现了其精神结构的转换,从时间来看,徐祯卿是七子典范作家中较早由文学转入道学,又最早转向心学之人。《谈艺录》与徐祯卿的诗学理论。《谈艺录》是徐祯卿的诗学理论专著,其诗学思想可以概括为在“复古”观念的观照之下,以“情”为核心带动“气”、“声”、“辞”、“韵”、“思”等诸理论要素的诗论体系。其时的社会政治、思想潮流以及吴中文人的文化复古思潮、感受主义与审美主义的膨胀均为徐祯卿“主情”、“复古”观念的产生提供了极有利的环境。“因情立格”说则是徐氏对情感与格调的相互关系所作的探索,为复古派提供了一个学习汉魏古诗的基本途径。徐祯卿吴中时期的诗歌与吴中地域性因素的关系。徐祯卿早期的习诗系统为六朝、中唐白居易、刘禹锡,又兼以晚唐,诗歌以“情深”为主要特征,风格哀婉清丽,诗中涌动的“愁绪”及对意象系统的选择形成其感伤化的诗境。徐祯卿前期诗歌主要是融入吴中一脉,具有很强的吴中地域性,但又有鲜明的个体性特征,特别是对“情”的吟咏与张扬在吴中“主意”的诗坛环境中显得尤为突出,同时也成为其入京后加入复古主义阵营的前在因由之一(另一主要因由则是其复古主张)。徐祯卿与李梦阳等七子盟友的交往与转变。相对而言,在七子盟友中徐氏与李梦阳往来密切,特相友善,与边贡、南京作家群中的朱应登、顾璘亦交往颇多且情谊深厚,与何景明也有往来及诗歌酬赠,但相聚时日极短,而其与王廷相、康海、王九思、郑善夫等人交往的记载不多。关于徐祯卿后期诗歌观念的转变问题,本文主张其诗学观念在后期并没有发生大的转变,只是因指导其后期诗歌创作的观念由吴中风习转向复古理论,才导致习诗系统改趋汉、魏,诗歌内容、艺术特征等也发生转变,但同时也保留了前期情深、清丽等特征。可以说徐祯卿的后期诗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北文风的交融。李、徐论辩及二人诗学思想辨析。在前七子复古运动史上,徐、李二人之间发生了一次诗学理论上的论辩,本文对论辩的具体时间、起因、过程以及论辨的态度、结果等做了比较细致的考察。李、徐二人的诗学观念在“复古”、“主情”等基本主张方面是一致的,‘但在次一级层次上还是有些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根深蒂固,始终存在,如在“复古”观念方面,二人对具体的复古统序、复古范型内部要素的选择等还存在一些差别。

徐祯卿的生平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 在文学流派上,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和王廷相并成为“前七子”,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王世贞《艺苑卮言》内引有“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书法亦是一绝,王世贞称: “待诏小楷师二王,精工之甚,少年草师怀素,行笔仿苏(轼)、黄(庭坚)、米(芾)及《集王书圣教序》晚岁取《集王书圣教序》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一家。”

  徐祯卿著有《迪功集》、《迪功外集》、以及文学批判著作《谈艺录》。

  徐祯卿16岁著《新倩集》。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士,因貌丑,不得入翰林,改授大理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为四才子中最早过世和享寿最短的。徐祯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该书多诋毁明太祖的内容,实为诬告)、《异林》等。

徐祯卿的文学成就

  “吴中四才子”中,唐寅、祝允明、文征明三人,以画或书法蜚声于世,独徐祯卿以诗歌名满士林。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早期诗作近白居易、刘禹锡风格,及第后受李梦阳、何景明、迪贡等影响,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参与文学复古运动,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为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清人沈德潜编选《明诗别裁集》,四才子诗,只收录徐祯卿和文征明两人,文征明仅录两首,而徐祯卿诗竟辑录二十三首之多。他为前七子之一,声誉仅次于李(梦阳)、何(景明)。《明诗综》在比较徐与李、何诗歌时曰:“李气雄,何才逸,徐情深”,一语中的地指出徐祯卿诗歌的基本特征——“情深”。他虽然与李梦阳同调,但中原习气未深,江左流风犹存,吴中派清丽秀逸的风格仍有保留,较前七子其余各家诗作更有自身特点。《明史》用“熔炼精警”四字概括其诗风格。他长于七言近体,绝句尤精,清词逸格,情韵隽永。

  徐祯卿所撰诗话《谈艺录》,颇多精辟警策见解,在明代诗话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话史中都是屈指可数的精品。且不说前后七子及其追随者们对此备加推崇,就连以反复古自命的钱谦益,也对徐祯卿这篇诗论大加赞赏:“专门诗学,究订体裁,上探骚雅,下括高岑,融会折衷,备兹文质,取充栋之草,删百存一,至今海内,奉如圭璧”。现代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甚至直接将“谈艺录”用作自己的著作之名。徐祯卿作为“吴中诗人之冠”(《明史》卷286),是当之无愧的。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