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回流清见底”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回流清见底”出自唐代刘希夷的《秋日题汝阳潭壁》,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uí liú qīng jiàn dǐ,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回流清见底”全诗

《秋日题汝阳潭壁》

回流清见底

独坐秋阴生,悲来从所适。
行见汝阳潭,飞萝蒙水石。
悬瓢木叶上,风吹何历历。
幽人不耐烦,振衣步闲寂。
回流清见底,金沙覆银砾。
错落非一文,空胧几千尺。
鱼鳞可怜紫,鸭毛自然碧。
吟咏秋水篇,渺然忘损益。
秋水随形影,清浊混心迹。
岁暮归去来,东山余宿昔。


赏析


《秋日题汝阳潭壁》是唐代刘希夷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坐在秋天的阴影中,感到悲伤,无处可逃。他走过汝阳潭,看到水面上飘落的萝葛叶子,被风吹得哗哗作响。他觉得自己很无聊,于是抖了抖衣服,漫步在寂静的环境中。他回头看流水,可以清楚地看到底部的金沙和银砾,形成了复杂而美丽的图案。水中的鱼鳞呈现出美丽的紫色,而鸭毛则展现出自然的蓝绿色。他吟唱着秋水的景色,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广阔的湖泊之中,遗忘了忧愁和痛苦。秋水如同他的影子一样随着他的形状流淌,清浊不一地混合着他内心的感受和经历。而岁暮时节,他离开了,又回到了昔日在东山的居所。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构建,展现了作者的内心情感。他以秋天的景色以及汝阳潭的壁画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忧伤和对生活的彷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内心情感相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整首诗词以水和湖泊的景色为主线,通过描写水中的金沙、银砾、鱼鳞和鸭毛,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叹和感慨。作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隐喻于秋水之中,形容自己的心境在清浊、纷繁的世界中穿梭不定,而秋天的季节更增添了一丝落寞和无助。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自我境遇的思考和感悟。

“回流清见底”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qiū rì tí rǔ yáng tán bì
秋日题汝阳潭壁

dú zuò qiū yīn shēng, bēi lái cóng suǒ shì.
独坐秋阴生,悲来从所适。
xíng jiàn rǔ yáng tán, fēi luó méng shuǐ shí.
行见汝阳潭,飞萝蒙水石。
xuán piáo mù yè shàng, fēng chuī hé lì lì.
悬瓢木叶上,风吹何历历。
yōu rén bù nài fán, zhèn yī bù xián jì.
幽人不耐烦,振衣步闲寂。
huí liú qīng jiàn dǐ, jīn shā fù yín lì.
回流清见底,金沙覆银砾。
cuò luò fēi yī wén, kōng lóng jǐ qiān chǐ.
错落非一文,空胧几千尺。
yú lín kě lián zǐ, yā máo zì rán bì.
鱼鳞可怜紫,鸭毛自然碧。
yín yǒng qiū shuǐ piān, miǎo rán wàng sǔn yì.
吟咏秋水篇,渺然忘损益。
qiū shuǐ suí xíng yǐng, qīng zhuó hùn xīn jī.
秋水随形影,清浊混心迹。
suì mù guī qù lái, dōng shān yú sù xī.
岁暮归去来,东山余宿昔。

“回流清见底”平仄韵脚


拼音:huí liú qīng jiàn dǐ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八荠

作者简介


刘希夷刘希夷 (约651-?) 唐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上元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代悲白头吟》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

作者介绍


刘希夷的成就

  刘希夷善为从军闺情诗,辞藻婉丽,然意旨悲苦,未为人重。后孙昱撰《正声集》,以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时所称赏。代表作有《从军行》、《采桑》、《春日行歌》、《春女行》、《捣衣篇》、《代悲白头翁》、《洛川怀古》等。其中《代悲白头翁》一诗写花开花落,时光掷人;“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由此发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以及“宛转娥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之感慨。《红楼梦》中甄士隐对跛足道人的《好了歌》的解注之词“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以及黛玉的《葬花词》“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的用词与意境显然是模仿了这首诗,可见此诗魅力。集十卷,今编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八十二)。

刘希夷的墓址

  夷园,即初唐诗人刘希夷的墓园。刘希夷墓位于汝州风穴寺山门东侧,背依龙山,面朝黄虎山。墓始筑于唐,原为土冢,唐时墓前植有柏树。千年后,树高近三丈,一株四人方可合抱,树茎分三枝,故称“三柱香”。另一株需五人合抱,树荫面积百多平方,状如巨伞,故称“一蓬伞”。解放前遭毁。

  清朝初年,刘希夷墓年久失修,只剩下一个土丘,清雍正七年(1729年),汝州文人用青石将刘墓护砌,周围广植松柏,并立碑刻“唐诗人刘希夷墓”。使刘希夷墓成为汝州一景。光绪二十四年(1898),州署在墓周用青砖砌成长宽各5米,高2米的透花围墙,临路辟圆券门,门口立雍正十年所刻碑石。

  文革时墓被平,1984年,在张绍文等24位知名人士倡议下,原临汝县人大常委会于同年6月14日第22次会议通过,县财政拨专款5万元,于1985年建纪念堂厢房各5间,大门一个,门额请张绍文先生书丹“夷园”之名,并刻墓碑一块立于墓前。但因管理不善,5间纪念堂不久被山火焚毁。

  1994年,风穴寺文管所砌园林式围墙近400米,1998年重建纪念堂5间,又将一对清代石狮移立门前。

  1999年秋,用青石重砌圆形墓冢,高一米,直径为2.9米,象征刘希夷享年29周岁。

  刘希夷墓周围,建有一个古朴典雅的青砖小院落,看上去像是古建,同行的汝州市宣传部新闻科长张万强倒很实在,告诉我这“古建”不过20年历史。上世纪80年代时,刘希夷墓只剩下一块清代光绪年间开封人冯承志父子撰文的石碑,旁边还有半块残碑。当时“文化大革命”刚过,国家百废重兴,汝州一些文化人就打算修复墓园。在他们的极力游说下,1985年,当地政府出资修建了现在的墓园。

刘希夷的生平考证

  初唐著名诗人刘希夷的死因,旧说多谓为宋之问所害。 此说肇始于唐人笔记《大唐新语》及《刘宾客嘉话录》。《大唐新语》云:

  “刘希夷,一名挺之,汝州人。少有文华,好为宫体,词旨悲苦,不为所重。善掐琵琶。尝为《白头翁咏》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既而自悔曰:‘我此诗似谶,与石崇“白首同所归”何异也?’乃更作一句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而叹曰:‘此句复似向谶矣,然死生有命,岂复由此!’乃两存之。诗成未周,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刘宾客嘉话录》云:“刘希夷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问苦爱此两句,恳乞,许而不与。之问怒,以土袋压杀之。宋生不得其死,天报之也。”

  宋以后不少著作,每每沿袭此说。现当代一些名家著作乃至一些文学史、辞典等,也采用此说。如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辞海》、《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以致1981年临汝县(今汝州市)重修刘希夷墓,林冠夫先生撰写碑文时,仍宗此说。

  然而,仔细推敲一下,便会发现此说不仅既乏确凿的根据,也无有力的旁证;而且无论从时间上抑或从情理上似乎都讲不通,因此,难以成立。

  从时间上说。刘、宋二人的生卒年月均史无明载,只能从比较隐微的材料中推测。倘若果如《唐才子传》所言,即刘希夷上元二年(公元675)中进士时“年二十五”、死时“未及三十”;那么他当生于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闻一多《唐诗大系》即定刘希夷生于是年),卒于仪凤、调露间,至迟不晚于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而据宋之问《秋莲赋》一文自序云:

  “天授元年,敕学士杨炯与之问分直于洛城西”,分直,指分直习艺馆(据《通鉴卷二○八注,习艺馆本名内文学馆,武后改为习艺馆,又改为翰林内教坊)。又据《新唐书·宋之问传》云:

  “甫冠,武后召与杨炯分直习艺馆。”则宋之问在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时方才“甫冠”(即刚刚二十岁)。

  那么他当生于高宗咸亨二年(公元671)。也就是说,宋之问比刘希夷小了整整二十岁。可见当刘希夷三十岁死时,宋之问只不过是个十岁的幼童,试问其如何能“以土袋压杀之”?或者“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

  就情理上说。据傅璇琮先生考证,《新唐书》中“‘甫冠’的记载是错误的”,并引《唐才子传》言宋之问亦“上元二年进士”,进而推断宋之问当生于公元656年(闻一多《唐诗大系》即定宋之问生年为公元656年)。这样一来,刘希夷死时,宋之问已二十五岁,自然单从年龄上讲,足以能够杀人夺诗了。但据史载宋之问自少时即以诗著称,如《旧唐书》云:“之问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当时无能出其右者。”而刘希夷则“体势与时不合”、“不为所重”,也就是说,宋之问的诗名远在刘希夷之上,何至为了区区两句诗而用极残忍的手段杀人?何况被杀者还是自己的外甥(二人是否真有甥舅关系尚待另考)?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