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举杯聊适栖迟意”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举杯聊适栖迟意”出自元代谢应芳的《点绛唇》,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ǔ bēi liáo shì qī chí yì,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举杯聊适栖迟意”全诗

《点绛唇》

举杯聊适栖迟意

弧矢休悬,举杯聊适栖迟意
明朝冬至。
有酒还沉醉。
堪笑神仙,要作长生计。
人间世。
金鸟西坠。
难把长绳系。


赏析


《点绛唇·弧矢休悬》是元代谢应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弧矢休悬,
箭弓不再悬挂。
举杯聊适栖迟意,
举起酒杯,畅享宁静逍遥的心情。
明朝冬至,
明朝的冬至日。
有酒还沉醉,
有酒便陶醉其中。
堪笑神仙,
可笑那些仙人,
要谋求长生不老的秘诀。
人间世,
凡人的世界。
金鸟西坠,
金色的鸟儿西降。
难把长绳系,
难以把它拴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弧矢、酒、神仙和金鸟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人间世界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弧矢休悬,箭弓不再悬挂,暗喻战争已经结束,社会和平安定。这里的弧矢可以理解为战争的象征,它们不再悬挂,说明了一个和平的时代来临。

接着,举杯聊适栖迟意,明朝冬至,有酒还沉醉。作者举杯畅饮,表达了对逍遥自在、宁静的生活态度。明朝冬至象征了岁月的流转,作者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通过饮酒来感受岁月的变迁,并沉醉其中。

然而,诗中作者也对追求长生不老的神仙们表示了一种讽刺的态度。堪笑神仙,要作长生计,指出了那些仙人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是可笑的。这里的长绳可以理解为长生不老的方法或手段,难以把长绳系,则意味着长生不老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幻想。

最后,金鸟西坠,难把长绳系,通过金鸟的形象,表达了对于追求长生不老的幻想的否定。金鸟西坠可能暗指西方神话中的凤凰,凤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鸟,代表着吉祥和幸福。然而,诗中指出难以把长绳系,意味着长生不老的愿望难以实现,人们无法把握住这种幸福和长寿。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追求长生不老的幻想的讽刺和否定,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的思考。

“举杯聊适栖迟意”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iǎn jiàng chún
点绛唇

hú shǐ xiū xuán, jǔ bēi liáo shì qī chí yì.
弧矢休悬,举杯聊适栖迟意。
míng cháo dōng zhì.
明朝冬至。
yǒu jiǔ hái chén zuì.
有酒还沉醉。
kān xiào shén xiān, yào zuò cháng shēng jì.
堪笑神仙,要作长生计。
rén jiān shì.
人间世。
jīn niǎo xī zhuì.
金鸟西坠。
nán bǎ zhǎng shéng xì.
难把长绳系。

“举杯聊适栖迟意”平仄韵脚


拼音:jǔ bēi liáo shì qī chí yì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作者简介


谢应芳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作者介绍


谢应芳的学术主张

  谢应芳著有《辨惑编》、《思贤录》、《龟巢稿》、《怀古录》、《毗陵续志》、《龟巢诗文钞》、《龟巢词》等。最能反映他学养与思想倾向的是《武阳志馀》卷十儒林类中记载他的一些轶事。他在苏州一带避难时请求官府黜退吴江三高祠(纪念战国时期越国范蠡、晋代张翰、唐代陆龟蒙)中的范蠡;而要求修葺三国时东吴名相顾雍的墓莹。在故乡则显扬武进林庄邹忠公浩墓,去掉学官中的土地祠。他主张禁止民间办丧事时做佛事等迷信活动、还向周郎中(正五品官)上书陈述开荒等五件事并向何太守请求减少水脚之征,事事都有利民生民风。

  谢应芳最著名的著作是《辨惑编》。《辨惑编》的主要内容是反佛、道,这也是理学理论的精华所在。这既是他个人思想体系的体现,也是理学的合理内核在常州地区的传承。谢应芳认为,生、死为自然之理。他斥老、庄、仙、佛(此处所言老、庄,非先秦时期的老子、庄子,而是被道教改造过、并奉为道教之祖的老、庄)之说为异端,致力于破除鬼神、禁忌、禄命等迷信,认为“古之为异端邪说者众矣,若老庄仙佛之流,自秦汉以来,惑世尤甚”,“邪说害正,人人得而攻之”(《辨惑编·异端》)。他还指斥道教的斋醮仪式说:“道家以老子为理由,书亦未尝有设醮之论也,至宋徽宗妄意求福,命羽流为之,未及倾危宗社,流落金国,所求之福,竟何有哉!二君昏迷不明物理,特以此为缁黄衣食之计焉耳。”(《与王氏诸友论斋醮书》)理论锋芒直指宋徽宗,认为北宋亡国,与宋徽宗相信道教有关。是“妄意求福”,是“倾危宗社”,是“昏迷不明物理”,所以最后“流落金国”,“为缁黄衣食之计(当阶下囚)”。同时,谢应芳还以明天历年间大疫为例,大疫来临,病人众多,凡“务求医药,不事祈祷”者,大都活了下来,而那些求神保佑的,却都死掉了。认为这充分说明了佛道的虚伪性。 《辨惑编》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重要著作,在明初有极大的影响。后世论及元明之际,无论是思想史、哲学史,谢应芳的《辨惑编》是必提的著作。

谢应芳的生平

  谢应芳生逢乱世,世衰道丧,以斯文为己任,崇正辟邪。从元至正初年起便隐居于武进白鹤溪(今邹区鹤溪河),构筑小室名叫龟巢。遂自号“龟巢老人”,乡里子弟尊称龟巢先生。常州府曾聘为教授。他对学生循循善诱,总结出一套教学法。浙江行省闻名欲聘为三衢清献书院山长,辞不就。后各地义军起,谢应芳便去苏州一带避难,几次遇危险,一年中搬了五次家,经常揭不开锅。后来苏州人对这位年高德助的饱学之人逐渐有所了解,争聘为子女的老师,他靠束修钱以维生。

  朱元璋削平群雄,建立明王朝后,江南渐渐安定,谢应芳已是70多岁的老人,返回故乡,在武进芳茂山(横山)隐居,勤读写作,老而不倦。当时,朝中高官与在野缙绅们路过常州,必定要去芳茂山上“龟巢”拜访龟巢老人。不管来的人官阶多高、名声多大,谢应芳都平等相待,决不低下阿谀,而且议论必及民生、言谈必论向善。

  谢应芳80岁时,不顾羸弱,应郡守的邀请,以德高望重之身,出来主持了《续毗陵志》的编撰工作,97岁高龄谢世。

谢应芳的食里情怀

  谢应芳到了老年,牙齿尽落,常为咀嚼而发愁。有一次,他到寺院拜访一名高僧。高僧知他齿牙不利,特意精心制作了几款豆腐菜肴,既好吃又不需要费力咀嚼。食毕,谢应芳言道:“凡人年老者,以肉养之,古今一致。然老而无齿,则肉林之盛,禁脔之供,其如朵颐何?求其甘软若豆腐者,真可谓养老之善物也。”并欣然提笔作《豆腐诗》:“谁授淮南玉食方,南山种玉选青黄,工夫磨转天机熟,粗渣囊倾雪汁香。软比牛酥便老齿,甜于蜂蜜润枯肠。当年柱史如知味,饮乳何须窈窕娘。”

  此后,他家中常精心烹制豆腐菜肴,以供食用。渐渐地越觉豆腐软嫩味美,最能养老,不是醍醐,却又胜似醍醐,於是便将豆腐美称为“素醍醐”,并作诗《素醍醐》加以称赞。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