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山中人”出自唐代李颀的《寄焦炼师》,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jí shān zhōng ré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
“不及山中人”全诗:得道凡百岁,烧丹惟一身。
悠悠孤峰顶,日见三花春。
白鹤翠微里,黄精幽涧滨。
始知世上客,不及山中人。
仙境若在梦,朝云如可亲。
何由睹颜色,挥手谢风尘。
译文:给焦炼师寄语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修得道法,能够长生不老,并能炼制长生不老丹药的心愿。他自言自语地说,得道后可以活到一百岁,烧制丹药只需自己一个人。孤身一人站在高山之巅,眼见有三种花在春天绽放。在白鹤翠微的地方,黄精生长在幽深的溪边。只有在这山中,才真正懂得世间的客人是多么地微不足道。如果仙境只是在梦中,那朝云就像亲近的朋友。但如何才能近观梦境的色彩呢?只能挥舞双手,向尘土道别。
赏析:《寄焦炼师》是唐代李颀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诗人对修道长生的渴望和向往。他通过山水与仙境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修道人生的向往之情。诗中以简练、凝练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修炼之路,并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突出了山中修道人和世俗之间的巨大差距。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体现了诗人的修道追求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诗中用意境丰富的语言,使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能引人深思。
jì jiāo liàn shī
寄焦炼师
dé dào fán bǎi suì, shāo dān wéi yī shēn.
得道凡百岁,烧丹惟一身。
yōu yōu gū fēng dǐng, rì jiàn sān huā chūn.
悠悠孤峰顶,日见三花春。
bái hè cuì wēi lǐ, huáng jīng yōu jiàn bīn.
白鹤翠微里,黄精幽涧滨。
shǐ zhī shì shàng kè, bù jí shān zhōng rén.
始知世上客,不及山中人。
xiān jìng ruò zài mèng, zhāo yún rú kě qīn.
仙境若在梦,朝云如可亲。
hé yóu dǔ yán sè, huī shǒu xiè fēng chén.
何由睹颜色,挥手谢风尘。
拼音:bù jí shān zhōng rén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平韵) 下平十二侵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李颀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长期居住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一度任新乡县尉,不久去官。后长期隐居嵩山、少室山一带的“东川别业”,有时来往于洛阳、长安之间。他的交游很广泛,与盛唐时一些著名诗人王维、高适、王昌龄、綦毋潜等,都有诗什往还。他还喜欢炼丹修道,王维有诗相赠说:“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赠李颀》),约在天宝末去世。
李颀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一说东川(今四川三台一带)人。少时家本富有,后结识富豪轻薄子弟,倾财破产。后刻苦读书。隐居颍阳(今河北南许昌)苦读10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考取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任职多年,没有升迁,晚年仍过隐居生活。他一生交游很广,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王维等都与他关系密切。李颀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他的诗以边塞诗成就最大,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最著名的有《古从军行》 、 《古意》 、 《塞下曲》等。李颀还善于用诗歌来描写音乐和塑造人物形象。他以长歌著名,也擅长短诗,他的七言律诗尤为后人推崇。 《全唐诗》中录存李颀诗三卷,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
足以表现他的诗歌成就的大致有这样四个方面:
边塞诗
如《古意》、《古从军行》,以豪迈的语调写塞外的景象,揭露封建帝王开边黩武的罪恶,情调悲凉沉郁。
描写音乐的诗篇
如《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听安万善吹觱篥歌》,记述的是当时自西域传入的新声,可以看出唐朝文化艺术的多方面发展。
寄赠友人之作
有《送陈章甫》、《别梁锽》、《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赠张旭》等,着力描叙一些不得施展怀抱的,有才能的人物。诗中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发展了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
修道生活情趣
殷璠称之为"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也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河岳英灵集》),但有浓厚的消极思想,不能代表其主要成就。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颀诗集 1卷。今存《李颀集》有《唐人小集》本1卷;《唐诗二十六家》本3卷。《全唐诗》编为 3卷,但仍有遗漏。如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卷四"李颀诗"条提到并加以称许的"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四句,就不见于《全唐诗》。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