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取登临适”出自宋代赵蕃的《早行示同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àn qǔ dēng lín sh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但取登临适”全诗:了了晴山见,纷纷宿雾空。
樵归妇腰斧,渔罢叟收筒。
但取登临适,何须吟啸工。
平生钓台路,明日与君同。
《早行示同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蕃。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期待。
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早晨的美丽景色。诗中提到了明亮的山峦和消散的雾气,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樵归妇人背着斧头回家,渔人结束了捕鱼工作收拾钓筒。这些描写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生活的安详。
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他的思念和离别之情。诗中提到了登临的乐趣,暗示了诗人即将离去。他在诗中问道,为何需要高声吟唱和才艺的展示,只需选择适合登临的时间,与朋友一同出行即可。这表明诗人对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和真诚友谊的向往。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提到了他平常垂钓的地方,表示明天将与友人一同前往。这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首诗以清新的景色和离别的情感为主题,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景物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友谊和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简单快乐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给人以宁静、愉悦和思考的空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和向往。
zǎo xíng shì tóng zhōu
早行示同舟
liǎo liǎo qíng shān jiàn, fēn fēn sù wù kōng.
了了晴山见,纷纷宿雾空。
qiáo guī fù yāo fǔ, yú bà sǒu shōu tǒng.
樵归妇腰斧,渔罢叟收筒。
dàn qǔ dēng lín shì, hé xū yín xiào gōng.
但取登临适,何须吟啸工。
píng shēng diào tái lù, míng rì yǔ jūn tóng.
平生钓台路,明日与君同。
拼音:dàn qǔ dēng lín shì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