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我丁宁问故乡”出自宋代王炎的《到常清寺予哲师三绝》,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àn wǒ dīng níng wèn gù xiā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见我丁宁问故乡”全诗:扣关解后老支郎,见我丁宁问故乡。
自说病身归不得,花开叶落几凄凉。
《到常清寺予哲师三绝》是宋代诗人王炎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僧解我扣关后,见我安静地问故乡。他自言病魔缠身,归乡之路已不可得。花儿开放,叶子飘落,凄凉之感油然而生。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与一位名叫哲师的老僧的相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感慨。诗人在安静的寺庙里遇到了哲师,询问故乡的消息。哲师却告诉他,他因病无法回到故乡。这种无法回归的无奈和心灵的凄凉,与四季更迭中花开叶落的景象相呼应。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归属的思考。诗人在与老僧的对话中,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老僧之言,更加凸显了诗人离乡的无奈和病痛所带来的困扰。花开叶落的景象,则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物换星移,与诗人内心的凄凉情绪相呼应,增强了整首诗词的意境。
诗词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离愁别绪,以及对归属和家园的向往。通过寥寥数语,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命、人生意义的思考。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运用意象和情感的交织,给读者带来了深思和共鸣。
dào cháng qīng sì yǔ zhé shī sān jué
到常清寺予哲师三绝
kòu guān jiě hòu lǎo zhī láng, jiàn wǒ dīng níng wèn gù xiāng.
扣关解后老支郎,见我丁宁问故乡。
zì shuō bìng shēn guī bù dé, huā kāi yè luò jǐ qī liáng.
自说病身归不得,花开叶落几凄凉。
拼音:jiàn wǒ dīng níng wèn gù xiāng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 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 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 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庆元三年,迁秘书郎。四年, 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 郎。六年,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 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 后人所重。
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总 题为《双溪类稿》,早已失传,仅存诗 文二十七卷,题为《双溪类稿》,或称 《双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万历二十四年王孟达刻本、《四库全书》本。《双溪诗馀》一卷, 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所作诗文博 雅精深,具有根柢,议论醇正,引据典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 其诗尤为世人称许,而清人则谓其 “多庸调”(《宋诗钞·双溪诗钞 序》) 、“力庸格窘”(《石洲诗话》卷 四)。其论词贵“婉转妩媚”,鄙薄 “豪壮语”(《双溪诗馀自序》),所作 “质实妍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 四○),“虽不甚工,亦一家眷属”(王国维《跋双溪诗馀》)。《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全宋诗》卷 二五五九至二五六七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六○九○至六一一二编 其文为二十三卷。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