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披荒草看孤坟”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送李将军(一作送开府侄随故李使君旅亲却赴上都)》,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ǒu pī huāng cǎo kàn gū fé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手披荒草看孤坟”全诗:征西诸将一如君,报德谁能不顾勋。
身逐塞鸿来万里,手披荒草看孤坟。
擒生绝漠经胡雪,怀旧长沙哭楚云。
归去萧条灞陵上,几人看葬李将军。
诗词:《送李将军(一作送开府侄随故李使君旅亲却赴上都)》
作者:刘长卿
征西诸将一如君,报德谁能不顾勋。
身逐塞鸿来万里,手披荒草看孤坟。
擒生绝漠经胡雪,怀旧长沙哭楚云。
归去萧条灞陵上,几人看葬李将军。
中文译文:送走李将军(又名送别开府侄随李使君远行)
征西的众将士与将军一样,为了报答恩德,谁会不顾勋业。
身随塞鸿飞来千万里,手执荒地之草纵观孤坟。
为俘擒山河无尽的灭亡漠寒,历经胡族所生的雪而返回。
深感怀旧之情,之前在长沙,他痛哭楚云。
重新回家,灞陵已有凄凉萧索之景,有人久久地守望着葬李将军。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别赋,写的是作者送别李将军的情景。诗的开篇以“征西诸将一如君,报德谁能不顾勋”形容李将军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众将士无私的奋斗。接着,诗人描写了李将军长途跋涉的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身逐塞鸿来万里,手披荒草看孤坟”。
诗词以“擒生绝漠”表达了李将军历经艰险而胜利归来的经历,描绘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然后,李将军忆起长沙的往事,痛哭楚云。“怀旧长沙哭楚云”,表现出李将军在外地思乡之情的深沉与坚持。
最后,诗词以“归去萧条灞陵上,几人看葬李将军”表达了诗人对李将军的敬意和感叹。诗意深沉,赋予了李将军伟大和牺牲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整首诗凭借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对李将军的敬爱和对战乱时期的思考。
sòng lǐ jiāng jūn yī zuò sòng kāi fǔ zhí suí gù lǐ shǐ jūn lǚ qīn què fù shàng dōu
送李将军(一作送开府侄随故李使君旅亲却赴上都)
zhēng xī zhū jiàng yī rú jūn, bào dé shuí néng bù gù xūn.
征西诸将一如君,报德谁能不顾勋。
shēn zhú sāi hóng lái wàn lǐ,
身逐塞鸿来万里,
shǒu pī huāng cǎo kàn gū fén.
手披荒草看孤坟。
qín shēng jué mò jīng hú xuě, huái jiù cháng shā kū chǔ yún.
擒生绝漠经胡雪,怀旧长沙哭楚云。
guī qù xiāo tiáo bà líng shàng, jǐ rén kàn zàng lǐ jiāng jūn.
归去萧条灞陵上,几人看葬李将军。
拼音:shǒu pī huāng cǎo kàn gū fén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二文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