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曾向孤山劚薜萝”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曾向孤山劚薜萝”出自宋代何梦桂的《梅杖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éng xiàng gū shān zhǔ bì luó,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曾向孤山劚薜萝”全诗

《梅杖诗》

曾向孤山劚薜萝

曾向孤山劚薜萝,根株栗栉试摩挲。
持身惯历风波路,回首还怜雪月坡。
铁骨自将惟世用,赤心不偶奈时何。
会寻苍竹成龙去,莫向葛陂深处过。


赏析


《梅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梅杖诗

曾向孤山劚薜萝,
根株栗栉试摩挲。
持身惯历风波路,
回首还怜雪月坡。

铁骨自将惟世用,
赤心不偶奈时何。
会寻苍竹成龙去,
莫向葛陂深处过。

《梅杖诗》通过描绘梅杖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不畏艰险的人格力量的赞美和崇敬。诗中的梅杖象征着诗人自身,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

诗中首先描述了诗人曾经去孤山上砍伐薜萝(一种蔓生植物),并试图摩挲杖身,以显示其坚固和耐用。这里的孤山和薜萝可以被视为障碍和困难,而诗人通过努力和坚持克服了它们。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历经风波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的成熟和坚韧。当回首往事时,他仍然怀念曾经经历过的风雪和月光之处,显示出他对美的执着和对过往的眷恋。

诗的后半部分强调了诗人的品质和态度。铁骨和赤心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忠诚的心。他的铁骨使他能够适应世间的需要,而他的赤心则不受时代的限制。诗人希望能够寻找到苍竹,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并以此实现自己的抱负,不应该迷失在琐碎的事物中。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和追求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也表现出对过往和美好的回忆和眷恋。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韧,追求内心的自由和高尚的境界,不被世俗所困扰。

“曾向孤山劚薜萝”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méi zhàng shī
梅杖诗

céng xiàng gū shān zhǔ bì luó, gēn zhū lì zhì shì mā sā.
曾向孤山劚薜萝,根株栗栉试摩挲。
chí shēn guàn lì fēng bō lù, huí shǒu hái lián xuě yuè pō.
持身惯历风波路,回首还怜雪月坡。
tiě gǔ zì jiāng wéi shì yòng, chì xīn bù ǒu nài shí hé.
铁骨自将惟世用,赤心不偶奈时何。
huì xún cāng zhú chéng lóng qù, mò xiàng gé bēi shēn chù guò.
会寻苍竹成龙去,莫向葛陂深处过。

“曾向孤山劚薜萝”平仄韵脚


拼音:céng xiàng gū shān zhǔ bì lu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五歌

作者简介


何梦桂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作者介绍


何梦桂的介绍

  何梦桂 (1229—1303),字岩叟,别号潜斋,谥号文建,宋淳安文昌人(今浙江淳安县文昌镇文昌村)。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自幼从学于名师夏讷斋先生,深受教益。咸淳元年(1265年)省试第一,举进士,廷试第三名(即“探花”)。其侄何景文,亦登同榜进士。宋度宗得知何梦桂与黄蜕、方逢辰同堂就读于石峡书院,故御书“一门登两第,百里足三元”的联句相赠。梦桂初为台州军判官,历官太常博士,咸淳十年(1274年)任监察御史。曾任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富昌(后改名文昌)小酉源,元至元中,御史程文海推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屡召不赴。著书自娱,终老家中。学者称之为“潜斋先生”。梦桂精于易,所著有《易衍》、《中庸致用》诸书,其《潜斋文集》11卷,收入《四库全书》,《四库总目》并传于世。现何家家谱百字歌为文建公所编。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