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千年犹未知”出自南北朝吴均的《行路难》,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ì jīn qiān nián yóu wèi zhī,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至今千年犹未知”全诗: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
昔时抽心耀白日,今旦卧死黄沙中。
洛阳名工见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
白璧规心学明月,珊瑚映面作风花。
帝王见赏不见忘,提携把握登建章。
掩抑摧藏张女弹,殷勤促柱楚明光。
年年月月对君子,遥遥夜夜宿未央。
未央采女弃鸣篪,争先拂拭生光仪。
茱萸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树枝。
不学衡山南岭桂,至今千年犹未知。
译文: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
洞庭湖上有一株桐,霜雪触浪受寒风。
曾经宝丽耀白日,如今黎明卧黄沙。
洛阳名匠见也感叹,用一把刀刻琵琶。
白玉造心学明月,珊瑚映面生风花。
帝王见赏不会忘,擎抱提携升建章。
曲调婉转张女弹,洗尽促进楚明光。
年年月月对君子,迢迢夜夜宿未央。
未央采女舍弃竹箫,争先拂拭生光仪。
茱萸锦衣玉制匣,怀念过去枯树枝。
不学衡山南岭桂,至今千年还未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行路难的艰辛和坎坷。洞庭湖上的一株桐树遭受着冰霜和风雪的侵袭,从它的经历中可以看出曾经的光辉已经消失,如今黄沙埋没了它的身影。洛阳的名匠们在看到桐树时,不禁感叹,他们用精湛的工艺创作了一把琵琶。这把琵琶用白玉雕刻而成,音质高亮,如明月一般,琵琶的琴面用珊瑚镶嵌,美丽如花。帝王们看到它都赞叹不已,并保护它,把它放在重要的场所。有个名叫张女的弹奏琵琶,她的演奏耐人寻味,起到了促进楚明光的作用。每年每月,君子们都会远离家乡,长时间居住在陌生的地方。然而,这个未央时的地方,却有一位女士舍弃了竹箫,争先拂拭琵琶,展现她的技艺。茱萸是优雅的象征,它的香气充盈着锦衣,玉匣中也存放着它,这让人们怀念过去枯树枝的美好。在这里,作者抒发了对不学习的人的批评,衡山和南岭都是著名的产桂地区,但是千年过去了,依然没有人去学习。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行路难为题材,通过描写洞庭湖上的一株桐树的遭遇,表达了人生中的艰难和际遇的无常。诗中采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将桐树的遭遇与人生的困境相对应,以此来揭示出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和不易。同时,通过描绘洛阳名匠的制琵琶过程和帝王对宝琴的赏识,进一步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诗中的茱萸、锦衣和玉匣等意象都十分美好,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作者对于不学习的人的批评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是这首诗的一个亮点,呼吁人们学习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整体而言,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堪称南北朝时期的佳作。
xíng lù nán
行路难
dòng tíng shuǐ shàng yī zhū tóng,
洞庭水上一株桐,
jīng shuāng chù làng kùn yán fēng.
经霜触浪困严风。
xī shí chōu xīn yào bái rì,
昔时抽心耀白日,
jīn dàn wò sǐ huáng shā zhōng.
今旦卧死黄沙中。
luò yáng míng gōng jiàn zī jiē,
洛阳名工见咨嗟,
yī jiǎn yī kè zuò pí pá.
一翦一刻作琵琶。
bái bì guī xīn xué míng yuè,
白璧规心学明月,
shān hú yìng miàn zuò fēng huā.
珊瑚映面作风花。
dì wáng jiàn shǎng bú jiàn wàng,
帝王见赏不见忘,
tí xié bǎ wò dēng jiàn zhāng.
提携把握登建章。
yǎn yì cuī cáng zhāng nǚ dàn,
掩抑摧藏张女弹,
yīn qín cù zhù chǔ míng guāng.
殷勤促柱楚明光。
nián nián yuè yuè duì jūn zǐ,
年年月月对君子,
yáo yáo yè yè sù wèi yāng.
遥遥夜夜宿未央。
wèi yāng cǎi nǚ qì míng chí,
未央采女弃鸣篪,
zhēng xiān fú shì shēng guāng yí.
争先拂拭生光仪。
zhū yú jǐn yī yù zuò xiá,
茱萸锦衣玉作匣,
ān niàn xī rì kū shù zhī.
安念昔日枯树枝。
bù xué héng shān nán lǐng guì,
不学衡山南岭桂,
zhì jīn qiān nián yóu wèi zhī.
至今千年犹未知。
拼音:zhì jīn qiān nián yóu wèi zhī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时官吴兴主簿。明人辑有《吴朝清集》。
《梁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自其文风清拔,而有“古”气,自称“吴均体”。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吴均善于刻画周围景物来渲染离愁别绪。如《送柳吴兴竹亭集》“夕鱼汀下戏,幕雨檐中息。白云时去来,青峰复负侧。踯躅牛羊下,晦昧崦嵫色”,朦胧暮色中的山野景象,更衬出离别时分的凄婉气氛。又如“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白日辽川暗,黄尘陇坻惊”,写景都很细致。吴均很注意向乐府民歌学习,拟作了不少乐府古诗,如《行路难》五首、《胡无人行》、《从军行》等,虽辞藻华美,但不失刚健清新的气息,有鲍照余绪。他的一些五言诗句,如“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折荷缝作盖,落羽纺成丝”等,民歌风味也比较浓。吴均家世贫贱,终生不得意,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往往表现出寒士的雄心和骨气,如《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借松树来吐露怀才不遇的牢骚,其构思立意很像左思的“郁郁涧底松”和陶渊明的“青松在东园”。再如《梅花落》、《行路难》、《赠别新林》等诗中,也含蓄地抒写了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此外,如《边城将四首》,歌颂将士们“高旗入汉飞,长鞭历地写”的英雄气概;《闺怨》写征人家属相思之苦,都比较有现实内容,在当时诗歌中不多见。
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二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失。还著有志怪小说集《续齐谐记》一卷。《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其“文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诗集》三卷。”可见其文集宋时已大部分散失。明代的辑本有:《吴朝请集》三卷,附录一卷,明张燮辑《七十二家集》本;《吴朝请集》一卷,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另有《吴朝请集选》一卷,清代吴汝纶评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本。严可均《全梁文》卷六十辑录其文有《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现被收入《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八下21课)、《与顾章书》等十三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十辑录其诗有《赠王桂阳》、《山中杂诗》、《答柳恽诗》等一百四十七首,较为齐备。
吴均善于写作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如“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青川万转”,“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等句,皆文笔清丽,韵味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