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耕共劳”出自唐代齐己的《耕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ū fù gēng gòng láo,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
“夫妇耕共劳”全诗:春风吹蓑衣,暮雨滴箬笠。
夫妇耕共劳,儿孙饥对泣。
田园高且瘦,赋税重复急。
官仓鼠雀群,共待新租入。
《耕叟》是唐代齐己的一首诗,描述了农民在困苦中仍坚持耕作的艰辛和不屈精神。
诗中的“春风吹蓑衣,暮雨滴箬笠”描绘了农民在田间劳作时所经历的自然环境,展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夫妇耕共劳,儿孙饥对泣”表达了农民们为了生计而奋斗的决心和无奈。他们辛勤耕作,却常常收获不足以维持生计,这使得他们的后代们饥饿哭泣。
“田园高且瘦,赋税重复急”暗示了农民们的土地贫瘠,赋税沉重的情况。他们的土地贫瘠,收入不稳定,面临的赋税压力日益加重。
最后两句“官仓鼠雀群,共待新租入”描述了官府的仓库中储存着大量的粮食,而农民们却饥肠辘辘。农民们盼望着新的收成来临,期待能够缓解自己的困境。
整首诗以朴实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农民受苦的境遇和他们顽强的精神。通过描写农民的劳动场景,以及尖锐的社会现实,诗歌表达了对于社会不公的痛心和冤屈,揭示了农民们的艰辛和不屈的精神。
gēng sǒu
耕叟
chūn fēng chuī suō yī, mù yǔ dī ruò lì.
春风吹蓑衣,暮雨滴箬笠。
fū fù gēng gòng láo, ér sūn jī duì qì.
夫妇耕共劳,儿孙饥对泣。
tián yuán gāo qiě shòu, fù shuì chóng fù jí.
田园高且瘦,赋税重复急。
guān cāng shǔ què qún, gòng dài xīn zū rù.
官仓鼠雀群,共待新租入。
拼音:fū fù gēng gòng láo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四豪 (仄韵) 去声二十号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