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东山歌酒乐时熙”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东山歌酒乐时熙”出自元代王恽的《浣溪沙 张右丞寿》,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ōng shān gē jiǔ lè shí x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东山歌酒乐时熙”全诗

《浣溪沙 张右丞寿》

东山歌酒乐时熙

补*功深浴凤池。
好贤人道似缁衣。
佩声清音见委蛇。
千岁寿祺阴有积,两宫恩*古来稀。
东山歌酒乐时熙


赏析


《浣溪沙 张右丞寿》是元代王恽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写张右丞寿诞辰为主题,表达了对张右丞的赞美和祝福。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深山中,沙石清泉流动。
张右丞的功业深远,就像浴凤池一样清净。
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贤人,与缁衣的道士一样谦逊。
他佩戴的玉佩发出悦耳的声音,宛如见到蛇儿般婉转动听。
千岁的祝福和寿诞之福在阴间积累,这样的恩典在古往今来都是稀有的。
东山上的歌声和酒宴欢乐融洽,时光安乐祥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张右丞的寿诞为主题,通过对他的赞美,表达了对他品德高尚、功绩卓著的敬佩之情。诗人以自然山水的景象和贵族生活的场景作为背景,通过描绘寿诞庆典的欢乐氛围,展示了诗人对张右丞的赞美和祝福。

诗中提到了张右丞的功业深远,与浴凤池的清净相比,凸显了他的品德高尚。他与道士一样谦逊,这表明他在官场中保持了清廉和谦逊的态度。

诗人提到张右丞佩戴的玉佩发出悦耳的声音,这种描写给人以和谐、美妙的感觉,彰显了张右丞在官场上的声望和受人尊敬的地位。

诗中还提到了千岁寿祺和两宫的恩典,暗示了张右丞在阴间得到了祝福和积累了福报,这样的赞颂使得他的寿辰更为特殊和庄重。

最后,诗人描绘了东山上的歌声和酒宴的欢乐场景,展现了庆贺张右丞寿辰的喜庆气氛,也寓意着诗人对张右丞的美好祝福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充满美感的意象,表达了对张右丞的崇敬之情,展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

“东山歌酒乐时熙”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uàn xī shā zhāng yòu chéng shòu
浣溪沙 张右丞寿

bǔ gōng shēn yù fèng chí.
补*功深浴凤池。
hǎo xián rén dào shì zī yī.
好贤人道似缁衣。
pèi shēng qīng yīn jiàn wēi yí.
佩声清音见委蛇。
qiān suì shòu qí yīn yǒu jī, liǎng gōng ēn gǔ lái xī.
千岁寿祺阴有积,两宫恩*古来稀。
dōng shān gē jiǔ lè shí xī.
东山歌酒乐时熙。

“东山歌酒乐时熙”平仄韵脚


拼音:dōng shān gē jiǔ lè shí xī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作者简介


王恽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铁木真三代的谏臣。

作者介绍


王恽的介绍

  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

  他直言敢谏,主张礼下庶人,刑上大夫,强调治理混乱的财政。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元世祖建御史台,任王恽为监察御史。他上书《击邪》《纳海》等论列一百五十余条。当时负责水利的中央级官员刘 ,利用治水导河之便,贪污宫粮四十多万石。王恽大胆地予以弹劾揭发。经过访查,他又将刘 监修太庙从中偷工减料终饱私囊的罪恶加以上书。刘做贼心虚,竟惶惶不可终日,忧虑死去。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王恽任少中大夫、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使时,当时沿海政局混乱,官吏缺额很多。他向皇上上疏要求选拔人才到沿海填补空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果断罢黜了四十多名贪官污吏,任用了一批文武精通,耿直清廉的人赴职,使这里平静安定下来;并在福建沿海首创建造营房,让戍兵居住,改变了以往兵寓民家的陋习,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刚正不阿,秉公执法。在他任承直郎、平阳路总管府判官时,绛州太平县有一陈氏杀了自己的哥哥,因行贿官府,缓狱了决,株连三百多人受冤,长达五年不能结案。皇帝派王恽前往亲审此案,经过访查、审讯,释放了全部受冤遭株连的平民百姓。

  他虽身居高位,却能够体察下情,同情人民疾苦。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燕南一带冬春遭旱,秋季庄稼又遭水灾,王恽察访民情回到大都(今北京)以后,有一高官宴请百官,请他赴宴。入席后,他看到桌子上摆满了名酿佳肴、奇珍海味,如坐针毡,感到很不是滋味。他无法控制为民请命的感情,写了长篇免租谣,希词恳情切,皇上终于采纳了他的建议。

王恽的轶事

  王恽的谏政,受到了元世祖的器重。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忽必烈专门将他传至京城召见。他又上万言书,提出“改旧制,黜赃吏,均赋役,擢才能”的建议,顺应了忽必烈“祖述变通”的建国思想,对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忽必烈亲授他为翰林学士。

  王恽任职从政期间,时常忧国忧民,他把历代明君贤相勤劳思政、治国安邦的经验和事迹系统整理成章,用“顺谏”的方式,奏疏给尚未登基的皇太子参阅。裕宗真金非常赏识他的这种见解,除自己学习外,还将《承华事略》各篇发给皇孙们传读。裕宗真金早薨,他的儿子成宗铁木真即位。王恽给成宗皇帝敬献的供物不是玉帛、珠宝,而是他论述的《守成事鉴》十五篇,表现出忠心事主的一片赤诚。因此,成宗又加封他为通议大夫,知制诰。并委托他同赵孟頫等人纂修《元世祖实录》。

  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六月,王恽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朝廷的钦差大臣在汲县看到他的故居依然是茅屋陋室,清贫如民。其儿孙们田园生涯,耕稼自给,便如实奏明圣上。皇上赐钞万贯,赠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追封太原郡公,谥号“文定”。子孙荫封受禄。家乡人民也把他少年勤奋读书的古子涧村誉为“秋涧书声”,被列为“汲县八景”之一。他的言论诗文刊行于世一百卷为后人所传读。他的墓圹位于汲县(今卫辉市)城郊乡八里屯村西南石人洼内,距县城十华里。墓地前沿有神道,两旁为石刻仪仗,对称排列,每当“清明”前后和春节期间,家乡父老纷纷前往祭扫凭吊,表达深切的怀念和哀思 。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