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宁于我亦深期”出自宋代赵蕃的《次韵李子永》,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ōng níng yú wǒ yì shēn q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公宁于我亦深期”全诗:词源谁可障东之,今代谪仙仍有诗。
戏调犹能出平澹,意加每辄造瑰奇。
白头不用论新贵,黄卷惟应保素知。
我恨从公十年晚,公宁于我亦深期。
《次韵李子永》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诗意表达了对词人李子永的赞叹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谁能阻挡东方的词源,
如今世间有谪仙之人仍有诗。
虽然戏调依旧平淡,
但意境却时常创造出奇妙的形象。
不必讨论白头新贵的事,
只应保持对真知灼见的追求。
我悔恨跟随公侯晚了十年,
而你却对我怀有深深的期望。
诗意:
这首诗以赞赏和思念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李子永的敬佩和友情。诗人对李子永的词才赞叹不已,认为他具有超凡脱俗的仙人之气,并能创作出瑰奇的诗篇。虽然李子永的词风平淡,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却常常让人惊叹。诗人表示不再关注官场上的新贵之事,而是追求真正的知识和见解。然而,诗人对自己迟迟没有跟随李子永的决定感到后悔,同时感慨李子永对自己的期望和希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诗人赞美李子永的词才,并将其比作仙人,显示出对李子永超凡脱俗的评价。虽然李子永的词风平淡,但诗人认为其中蕴含的意境却常常令人惊艳,展示了诗人对李子永才情的钦佩。诗人表示放弃对官场新贵的关注,转而追求真知灼见,这体现了诗人对高尚思想和真理的追求。最后,诗人对自己迟迟没有跟随李子永的抱怨和后悔,以及李子永对自己的期望,都表达了深深的友情之情和内心的矛盾。整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李子永和友情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cì yùn lǐ zǐ yǒng
次韵李子永
cí yuán shuí kě zhàng dōng zhī, jīn dài zhé xiān réng yǒu shī.
词源谁可障东之,今代谪仙仍有诗。
xì diào yóu néng chū píng dàn, yì jiā měi zhé zào guī qí.
戏调犹能出平澹,意加每辄造瑰奇。
bái tóu bù yòng lùn xīn guì, huáng juǎn wéi yīng bǎo sù zhī.
白头不用论新贵,黄卷惟应保素知。
wǒ hèn cóng gōng shí nián wǎn, gōng níng yú wǒ yì shēn qī.
我恨从公十年晚,公宁于我亦深期。
拼音:gōng níng yú wǒ yì shēn qī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