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咏南陔”出自唐代高适的《宋中遇陈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āo táng yǒng nán gāi,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高堂咏南陔”全诗: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
如何守苦节,独此无良媒。
离别十年外,飘飖千里来。
安知罢官后,惟见柴门开。
穷巷隐东郭,高堂咏南陔。
篱根长花草,井上生莓苔。
伊昔望霄汉,于今倦蒿莱。
男儿命未达,且尽手中杯。
《宋中遇陈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并对其中的诗意和赏析进行解读:
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
如何守苦节,独此无良媒。
离别十年外,飘飖千里来。
安知罢官后,惟见柴门开。
穷巷隐东郭,高堂咏南陔。
篱根长花草,井上生莓苔。
伊昔望霄汉,于今倦蒿莱。
男儿命未达,且尽手中杯。
常常自谦称自己不如鲍叔的义气,期望成为王者的得力助手。然而如何守住节操,却没有良好的媒介来帮助自己。离别了十年,千里飘泊而来,不知道何时可以结束官位的工作,只能等待柴门的开启。
住在偏僻的巷子里,隐居在东郭,高高的堂屋里吟唱关于南陔的歌曲。篱笆根下长满了鲜花草木,井口上生满了莓苔。
过去盼望着进入高高的官位,如今却疲倦了平庸的生活。作为一个男子汉,命运未能达到预期,只好先将手中的酒尽情地畅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高适的人生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他渴望在朝廷中发挥作用,但却面临困境,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和方法。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离乡别井生活的痛苦和对平庸命运的失望。最后,他选择以饮酒消愁,暂时抛开一切不如意的事情。
整首诗以自嘲和哀叹的口吻写就,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坎坷和迷茫。同时,通过描写自然的景物和生活琐事,也表达了对简单美好事物的眷恋。这首诗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思索,具有些许忧伤与无奈的情绪。
sòng zhōng yù chén èr
宋中遇陈二
cháng tiǎn bào shū yì, suǒ qī wáng zuǒ cái.
常忝鲍叔义,所期王佐才。
rú hé shǒu kǔ jié, dú cǐ wú liáng méi.
如何守苦节,独此无良媒。
lí bié shí nián wài, piāo yáo qiān lǐ lái.
离别十年外,飘飖千里来。
ān zhī bà guān hòu, wéi jiàn zhài mén kāi.
安知罢官后,惟见柴门开。
qióng xiàng yǐn dōng guō, gāo táng yǒng nán gāi.
穷巷隐东郭,高堂咏南陔。
lí gēn zhǎng huā cǎo, jǐng shàng shēng méi tái.
篱根长花草,井上生莓苔。
yī xī wàng xiāo hàn, yú jīn juàn hāo lái.
伊昔望霄汉,于今倦蒿莱。
nán ér mìng wèi dá, qiě jǐn shǒu zhōng bēi.
男儿命未达,且尽手中杯。
拼音:gāo táng yǒng nán gāi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如《燕歌行》,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结尾处直接评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如《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没有刻意辞彩修饰。却使人感到默默的悲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