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千古在”出自唐代齐己的《寄洛下王彝训先辈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iān piān qiān gǔ zà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千篇千古在”全诗:贾岛存正始,王维留格言。
千篇千古在,一咏一惊魂。
离别无他寄,相思共此门。
阳春堪永恨,郢路转尘昏。
北极新英主,高科旧少年。
风流传贵达,谈笑取荣迁。
洛水秋空底,嵩峰晓翠巅。
寻常谁并马,桥上戏成篇。
《寄洛下王彝训先辈二首》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这首诗分为两首,分别致贾岛和王维,旨在表达作者对两位前辈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第一首寄贾岛,诗人认为贾岛的作品可以在千年后仍然留传下来,每一首诗都能让人心神震撼。作者对贾岛的离去表示无法舍弃的思念,希望能够与他共享相思之情。作者用词生动地描绘了阳春永远无法与贾岛再会的悲伤和郢路上灰尘弥漫的昏暗景象。
第二首寄王维,诗人赞美了王维的高才大德,在文章中流传风流。诗人与王维相会时说笑斗诗,取得了升迁和荣耀。作者描述了洛水秋空下的美景和嵩山清晨的翠色,表达了对王维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桥上戏成篇”暗示了诗人与王维之间的友谊和充满乐趣的交流。
这首诗以写信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贾岛和王维的敬意和思念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生动的描绘,诗人将自己与两位前辈的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对他们才华与品德的赞美,并表达了与他们相聚的愿望。整首诗铺陈华美,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对前辈的崇敬和对友谊的珍视。
jì luò xià wáng yí xùn xiān bèi èr shǒu
寄洛下王彝训先辈二首
jiǎ dǎo cún zhèng shǐ, wáng wéi liú gé yán.
贾岛存正始,王维留格言。
qiān piān qiān gǔ zài, yī yǒng yī jīng hún.
千篇千古在,一咏一惊魂。
lí bié wú tā jì, xiāng sī gòng cǐ mén.
离别无他寄,相思共此门。
yáng chūn kān yǒng hèn, yǐng lù zhuǎn chén hūn.
阳春堪永恨,郢路转尘昏。
běi jí xīn yīng zhǔ, gāo kē jiù shào nián.
北极新英主,高科旧少年。
fēng liú chuán guì dá, tán xiào qǔ róng qiān.
风流传贵达,谈笑取荣迁。
luò shuǐ qiū kōng dǐ, sōng fēng xiǎo cuì diān.
洛水秋空底,嵩峰晓翠巅。
xún cháng shuí bìng mǎ, qiáo shàng xì chéng piān.
寻常谁并马,桥上戏成篇。
拼音:qiān piān qiān gǔ zài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贿 (仄韵) 去声十一队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