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此一庭秋”出自宋代赵蕃的《八日夜雨九日不止》,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iàn cǐ yī tíng qi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变此一庭秋”全诗:中夜忽闻雨,迟明殊未收。
都缘数日热,变此一庭秋。
不但梅当熟,从来夏或裘。
可怜方止酒,何日畔牢愁。
《八日夜雨九日不止》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中夜突然听到雨声,天亮却依然不停。这是因为前几天天气炎热,忽然转变成了一片秋天的景象。不仅梅花已经成熟,夏天甚至要穿上皮袍。可怜的是,只有停止饮酒,才能摆脱牢笼般的忧愁。
诗意:
这首诗以雨夜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雨声不断,给人以忧郁和不安的感觉,与此同时,天气的突变也让人感叹时光的流转和变幻。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隐喻了自己的心境,梅花的成熟象征着人生的成熟和蜕变,而夏天穿上皮袍则暗示了时光的转移和不可逆转的变化。最后,诗人意味深长地提到停止饮酒才能摆脱忧愁,暗示了他对人生的痛苦和困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雨夜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忧郁和不安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困惑。梅花的形象和夏天穿上皮袍的隐喻使诗意更加深远,展示了作者对生命和时间的理解。最后两句“可怜方止酒,何日畔牢愁”,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解脱苦难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夜景象和梅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和时间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于解脱困惑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bā rì yè yǔ jiǔ rì bù zhǐ
八日夜雨九日不止
zhōng yè hū wén yǔ, chí míng shū wèi shōu.
中夜忽闻雨,迟明殊未收。
dōu yuán shù rì rè, biàn cǐ yī tíng qiū.
都缘数日热,变此一庭秋。
bù dàn méi dāng shú, cóng lái xià huò qiú.
不但梅当熟,从来夏或裘。
kě lián fāng zhǐ jiǔ, hé rì pàn láo chóu.
可怜方止酒,何日畔牢愁。
拼音:biàn cǐ yī tíng qiū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