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桃都何处听天鸡”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桃都何处听天鸡”出自宋代何梦桂的《和文山先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áo dōu hé chǔ tīng tiān j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桃都何处听天鸡”全诗

《和文山先生》

桃都何处听天鸡

坐对烟煤冷麝脐,一窗风雨懒幽栖。
蚕业国破鹃啼血,王谢堂空燕落泥。
华表有时归老鹤,桃都何处听天鸡
十年往事俱尘土,莫上扬州唱竹西。


赏析


《和文山先生》是宋代诗人何梦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坐对烟煤冷麝脐,
一窗风雨懒幽栖。
蚕业国破鹃啼血,
王谢堂空燕落泥。
华表有时归老鹤,
桃都何处听天鸡。
十年往事俱尘土,
莫上扬州唱竹西。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时代动荡的感叹。诗中通过对具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衰、个人命运和时光流转的深切思考和感慨。

赏析:
诗的开篇以坐对烟煤冷麝脐的景象作为写景的切入点,烟煤冷冷清清,寓意着作者所处的环境冷寂而凄凉。接着,描述了一窗风雨懒幽栖,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消沉。蚕业国破鹃啼血,这一句中的蚕业国破,呼应了前两句对环境的描绘,而鹃啼血的形象揭示了国家的动荡和沉痛。王谢堂空燕落泥,通过描写堂空、燕落泥,表达了家国离散的悲凉之情。

华表有时归老鹤,桃都何处听天鸡,描绘了寂寥的景象。华表是宫殿前的高大建筑,老鹤归来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光阴的不复。桃都听天鸡,桃都是指洛阳,天鸡则是传说中宣告黎明的神鸟,这里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追思和对时代的沉重感叹。

最后两句十年往事俱尘土,莫上扬州唱竹西,表达了时间荏苒,过去的事情都已经化为尘土。扬州是诗人所在的地方,唱竹西则是指诗人自己的声音,这里呼应了开篇的坐对烟煤冷麝脐的景象,诗人并不想再上扬州唱竹西,意味着他对现实的失望和对未来的迷茫。

《和文山先生》通过对具象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词情感沉郁,意境凄凉,给人以沉思和忧伤的感受。

“桃都何处听天鸡”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wén shān xiān shēng
和文山先生

zuò duì yān méi lěng shè qí, yī chuāng fēng yǔ lǎn yōu qī.
坐对烟煤冷麝脐,一窗风雨懒幽栖。
cán yè guó pò juān tí xuè, wáng xiè táng kōng yàn luò ní.
蚕业国破鹃啼血,王谢堂空燕落泥。
huá biǎo yǒu shí guī lǎo hè, táo dōu hé chǔ tīng tiān jī.
华表有时归老鹤,桃都何处听天鸡。
shí nián wǎng shì jù chén tǔ, mò shàng yáng zhōu chàng zhú xī.
十年往事俱尘土,莫上扬州唱竹西。

“桃都何处听天鸡”平仄韵脚


拼音:táo dōu hé chǔ tīng tiān jī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八齐

作者简介


何梦桂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作者介绍


何梦桂的介绍

  何梦桂 (1229—1303),字岩叟,别号潜斋,谥号文建,宋淳安文昌人(今浙江淳安县文昌镇文昌村)。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自幼从学于名师夏讷斋先生,深受教益。咸淳元年(1265年)省试第一,举进士,廷试第三名(即“探花”)。其侄何景文,亦登同榜进士。宋度宗得知何梦桂与黄蜕、方逢辰同堂就读于石峡书院,故御书“一门登两第,百里足三元”的联句相赠。梦桂初为台州军判官,历官太常博士,咸淳十年(1274年)任监察御史。曾任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富昌(后改名文昌)小酉源,元至元中,御史程文海推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屡召不赴。著书自娱,终老家中。学者称之为“潜斋先生”。梦桂精于易,所著有《易衍》、《中庸致用》诸书,其《潜斋文集》11卷,收入《四库全书》,《四库总目》并传于世。现何家家谱百字歌为文建公所编。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