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谁为善图貌”出自宋代赵蕃的《大风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ǎn zhōng shuí wéi shàn tú mào,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眼中谁为善图貌”全诗:颇爱峡江江上山,几回陶冶付毫端。
眼中谁为善图貌,貌与桐江相并看。
《大风二首》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通过对大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江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大风二首》中文译文:
颇爱峡江江上山,
几回陶冶付毫端。
眼中谁为善图貌,
貌与桐江相并看。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峡江江上山的喜爱之情。作者在山水之间寻找灵感和陶冶,使其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在自己的作品中。他在欣赏江山之时,也思考着怎样将美景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浓郁的山水意境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艺术追求。首句“颇爱峡江江上山”表达了作者对峡江江上山的深深钟爱之情。峡江江上山是指江河两岸的山峦,作者对这片山水的喜爱在字里行间得以体现。
第二句“几回陶冶付毫端”揭示了作者在这片美景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陶冶自己的意图。通过多次的体验和感悟,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凝聚成文字,将所见所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当中。
第三句“眼中谁为善图貌”表露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思考。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在思索如何将这样的美景通过文字展现出来,如何将所见的景物与自己的创作相结合,以表达出对美的追求。
最后一句“貌与桐江相并看”通过对貌与桐江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江山之美的赞叹。貌指外表,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意识到自然景色的美与自己的创作美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对峡江江上山的喜爱之情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通过与自然景色的交融,作者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融入其中,展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
dà fēng èr shǒu
大风二首
pō ài xiá jiāng jiāng shàng shān, jǐ huí táo yě fù háo duān.
颇爱峡江江上山,几回陶冶付毫端。
yǎn zhōng shuí wéi shàn tú mào, mào yǔ tóng jiāng xiāng bìng kàn.
眼中谁为善图貌,貌与桐江相并看。
拼音:yǎn zhōng shuí wéi shàn tú mào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九效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