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先合放猩猩”出自唐代方干的《送僧南游》,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àng shēng xiān hé fàng xīng xī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放生先合放猩猩”全诗:三秋万里五溪行,风里孤云不计程。
若念猩猩解言语,放生先合放猩猩。
译文:在三秋的时候,穿越万里的山溪,风吹散孤零零的云朵,无需计算旅程。如果我们记挂着那只会说话的猩猩,那就先放生一只猩猩。
诗意:这首诗描述了送别僧人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行进中的旅程,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思念之情。他希望能够解放那只会说话的猩猩,表达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赏析: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送别的主题。诗人运用了景物的描写和动物的象征,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中的“猩猩”象征着亲近自然的生命力和自由的追求,而放生猩猩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怀念。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离别的伤感,又有对自由的向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sòng sēng nán yóu
送僧南游
sān qiū wàn lǐ wǔ xī xíng, fēng lǐ gū yún bù jì chéng.
三秋万里五溪行,风里孤云不计程。
ruò niàn xīng xīng jiě yán yǔ, fàng shēng xiān hé fàng xīng xīng.
若念猩猩解言语,放生先合放猩猩。
拼音:fàng shēng xiān hé fàng xīng xīng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九青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爱吟咏,深得师长徐凝的器重。一次,因偶得佳句,欢喜雀跃,不慎跌破嘴唇,人呼“缺唇先生”。桐庐章八元爱其才,招为过门女婿,遂居家桐江白云源(今桐庐县芦茨乡)。唐宝历中,参加科举考试不第。以诗拜谒钱塘太守姚合。初次见面,因其容貌丑陋,姚合看不起他,待读过方干诗稿后,为其才华所动,于是满心欢喜,一连款待数日。开成年间,常与寓居桐江的喻凫为友,并与同里人李频唱和,诗来歌往,关系甚笃。大中年间,流寓会稽鉴湖。咸通年间,浙东廉访使王龟慕名邀请,一经交谈,觉得方干不仅才华出众,且为人耿直,于是竭力向朝廷推荐。终因朝廷腐败,忌贤妒能,不被起用。后人赞叹他“身无一寸禄,名扬千万里”。
方干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