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客敢窃议”出自宋代范成大的《麻线堆》,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ēi kè gǎn qiè yì,诗句平仄:平仄仄仄仄。
“非客敢窃议”全诗:云木汤胸起,郁峨一峰危。
上有路千折,縺缕如萦丝。
是为麻线堆,厥险天下稀。
逼仄容半足,颠坠宁复稽。
腾猱尚愁苦,游子将安之?
浮屠德宝者,悲智绪等慈。
随山刊古木,寻壑得长矶。
舆梁捷飞度,布石绵阶梯。
自从新路改,重趼无斋咨。
县有孙少府,琬琰劖文词。
勿云此事小,惟有行人知。
况观峡山路,由来欠平治。
官吏既弗迹,谁肯深长思?
天险固自若,当令略成蹊。
土工运畚锸,石工操凿椎。
烈火败硗确,筑沙填隙巇。
多用百夫力,远无五旬期。
但冀米盐给,不烦金币支。
非客敢窃议,道傍询旄倪。
身虽雪山戍,亦愿助毫厘。
工费嗟小哉,政须贤有司。
东有管夷陵,西有叶秭归。
上维沈隐侯,夔台今吏师。
下维熊绎孙,长材佐州麾。
岂吾金闺彦,不如林下缁。
悬知议克合,了此一段奇。
舟橶避潢潦,置邮疾飞驰。
憧憧吴蜀客,来往当无时。
仍磨钻天石,大书四贤诗。
不佞愿秉笔,远寄峡口碑。
云木汤胸起,郁峨一座山峰高高。
上有路千折,縺缕如绕丝。
就是麻线堆,其险天下稀。
狭窄容半脚,颠覆宁再拖延。
腾猴子还愁苦,在您打算到哪里去?
佛教道德宝贵的,悲智绪等慈。
随山砍伐古树,不久沟壑得以长矶。
舆梁捷飞度,布石绵阶梯。
从新路改,重趼没有在咨询。
县有孙子少府,琬琰酁文章。
不要说这件事小,希望有人知道。
何况看峡谷山路,由于来欠公平治理。
官吏既然没有迹象,谁愿意深思?
天险本来如果,当命令杨略小路。
土工运畚箕铁锹,石工曹操开凿椎。
烈火失败瘠确,修筑沙填充缝隙道路。
多用百夫力,远没有五旬期。
只是希望米盐给,不需要金钱支持。
不是客人敢私下议论,路边询问旄倪。
即使雪山戍,也希望帮助毫厘。
工费啊小吗,政治需要贤人有司。
东有管夷陵,西有叶秭归。
上维沈隐侯,夔台现在吏师。
下熊绎孙,长材佐州指挥。
难道我金在彦,不如林下黑色。
悬知议完成,完成这一段奇。
船橶避积水,设置邮快飞驰。吴蜀人摇曳不定,来往会没有时间。
仍然磨钻天然石,大贤人作诗写四。
不才愿意执笔,远寄峡谷口碑。
má xiàn duī
麻线堆
yún mù tāng xiōng qǐ, yù é yī fēng wēi.
云木汤胸起,郁峨一峰危。
shàng yǒu lù qiān zhé, lián lǚ rú yíng sī.
上有路千折,縺缕如萦丝。
shì wèi má xiàn duī, jué xiǎn tiān xià xī.
是为麻线堆,厥险天下稀。
bī zè róng bàn zú, diān zhuì níng fù jī.
逼仄容半足,颠坠宁复稽。
téng náo shàng chóu kǔ, yóu zǐ jiāng ān zhī?
腾猱尚愁苦,游子将安之?
fú tú dé bǎo zhě, bēi zhì xù děng cí.
浮屠德宝者,悲智绪等慈。
suí shān kān gǔ mù, xún hè dé zhǎng jī.
随山刊古木,寻壑得长矶。
yú liáng jié fēi dù, bù shí mián jiē tī.
舆梁捷飞度,布石绵阶梯。
zì cóng xīn lù gǎi, chóng jiǎn wú zhāi zī.
自从新路改,重趼无斋咨。
xiàn yǒu sūn shào fǔ, wǎn yǎn chán wén cí.
县有孙少府,琬琰劖文词。
wù yún cǐ shì xiǎo, wéi yǒu xíng rén zhī.
勿云此事小,惟有行人知。
kuàng guān xiá shān lù, yóu lái qiàn píng zhì.
况观峡山路,由来欠平治。
guān lì jì fú jī, shuí kěn shēn cháng sī?
官吏既弗迹,谁肯深长思?
tiān xiǎn gù zì ruò, dāng lìng lüè chéng qī.
天险固自若,当令略成蹊。
tǔ gōng yùn běn chā, shí gōng cāo záo chuí.
土工运畚锸,石工操凿椎。
liè huǒ bài qiāo què, zhù shā tián xì xī.
烈火败硗确,筑沙填隙巇。
duō yòng bǎi fū lì, yuǎn wú wǔ xún qī.
多用百夫力,远无五旬期。
dàn jì mǐ yán gěi, bù fán jīn bì zhī.
但冀米盐给,不烦金币支。
fēi kè gǎn qiè yì, dào bàng xún mào ní.
非客敢窃议,道傍询旄倪。
shēn suī xuě shān shù, yì yuàn zhù háo lí.
身虽雪山戍,亦愿助毫厘。
gōng fèi jiē xiǎo zāi, zhèng xū xián yǒu sī.
工费嗟小哉,政须贤有司。
dōng yǒu guǎn yí líng, xī yǒu yè zǐ guī.
东有管夷陵,西有叶秭归。
shàng wéi shěn yǐn hóu, kuí tái jīn lì shī.
上维沈隐侯,夔台今吏师。
xià wéi xióng yì sūn, cháng cái zuǒ zhōu huī.
下维熊绎孙,长材佐州麾。
qǐ wú jīn guī yàn, bù rú lín xià zī.
岂吾金闺彦,不如林下缁。
xuán zhī yì kè hé, le cǐ yī duàn qí.
悬知议克合,了此一段奇。
zhōu jí bì huáng lǎo, zhì yóu jí fēi chí.
舟橶避潢潦,置邮疾飞驰。
chōng chōng wú shǔ kè, lái wǎng dāng wú shí.
憧憧吴蜀客,来往当无时。
réng mó zuān tiān shí, dà shū sì xián shī.
仍磨钻天石,大书四贤诗。
bù nìng yuàn bǐng bǐ, yuǎn jì xiá kǒu bēi.
不佞愿秉笔,远寄峡口碑。
拼音:fēi kè gǎn qiè yì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父早亡,母:78岁身亡,父:46岁因病身亡家境贫寒。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进士,初授户曹,又任监和剂局、处州知府,以起居,假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朝,为改变接纳金国诏书礼仪和索取河南“陵寝”地事,慷慨抗节,不畏强暴,几近被杀,不辱使命而归,并写成使金日记《揽辔录》。后历任静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长官。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相左,两个月即去职。晚年隐居故乡石湖。卒谥 文穆。他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号称“中兴四大诗人”。
年表
北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出生。
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擢进士第。授户曹,监和剂局。
南宋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迁正字。
南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范成大为处州创义役。其法规定:民以都保为单位,据役户多少和职役情况,各家按贫富输钱买田称义田,以所收田谷助当役者,民户按次序轮流亢役。义役既行,公私皆称便。
南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金大定十年闰五月,孝宗遣范成大充任祈请国信使,向金索求北宋诸帝陵寝之地,并请更定受书之仪。成大以所奉国书仅语及陵寝事,请并载受书一事,孝宗不许。左相陈俊卿因力主暂缓遣使而去位。吏部侍郎陈良祐因论不应遣使而罢官责居筠州(今江西高安)。李焘惧而不敢行。范成大慨然而行,至金则密草奏书,具官更定受书仪式事。入见之日,成大既进国书,复出奏书,金廷上下为之纷然。既而成大归馆所,世宗遣伴使宣旨取其奏。九月,成大返宋。金世宗复书拒宋所请,只许孝宗奉迁陵寝,同意归还钦宗梓宫。
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范成大任建康(今南京)知府,至淳熙十年(1183)离任。在建康任上,"秦淮调拨军储米20万石赈济饥民","将富余的财政收入为下户代缴秋苗和丁税",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实事。
南宋光宗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逝世 。
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与杨万里年龄相仿,都是在北宋灭亡前后出生的,又同在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同列名于“中兴四大诗人”。不过范成大在仕途上更为得志,做到参知政事,晚年退职闲居。有《石湖居士诗集》。 范成大一度也深受江西派的影响,现存的一些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少语言涩滞、堆垛典故的现象,和一些似禅非禅、似儒非儒的议论。不过,范成大在学江西诗风的同时,比较广泛地汲取了中晚唐诗歌的风格与技巧,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突破了江西诗风的笼罩。尤其许多近体诗,委婉清丽中带有峻拔之气,有他自己的特点。 点评(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 词亦文之一体,昔人名作,亦有理脉可寻,所谓蛇灰、蚓线之妙。如范石湖眼儿媚萍乡道中云云,“春慵”紧接“困”字、“醉”字来,细极。 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和尤袤号称“中兴四大诗人”。当时杨、陆的声名尤著。尤袤流传下的作品很少,成就也不高;杨、范虽比不上陆游,但都能摆脱江西诗派的牢笼,思想、艺术各有特色,不愧为南宋杰出的诗人。
杨万里对范成大的评价
杨万里评他的诗“清新妩媚”、“奔逸隽伟”(《石湖诗序》),主要是指“点缀湖山”一类作品而言。其实范诗还有“婉峭”、“浅切”的一面。杨万里还说:“今海内诗人,不过三四,而公皆过之,无不及者”,这评价也欠公允。范是不能和陆游相比的。他深受佛、道影响,诗中消极颓废的东西还是不少的。
“旅行家”范成大
作为旅行家,范成大比不上徐霞客,但作为士大夫和诗人,范成大的精神世界却远比徐霞客这样的“专业”旅行家丰富
南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45岁的范成大受命出使金国。他作为“祈请使”,目的有二:一是求赵宋皇室陵墓所在的河南巩、洛之地,二是重议两国交换国书的礼仪。
此时距金灭北宋已40余年,南宋与金国划淮河为界,以“侄儿”的身份卑事金国。南宋想以“祈请”的方式收拾失去的河山与尊严,不啻于痴人说梦。就连宋孝帝本人也知道,此行不但没啥胜算,还凶多吉少,临行前他对范成大说:“朕不败盟发兵,何至害卿!啮雪餐氊,理或有之。”这就是让他做好当苏武的心理准备了。
心情最为复杂的旅行
乾道六年使金,是他一生中心情最为复杂的一次旅行
范成大此行著有旅行日记一卷,名为《揽辔录》,取东汉名士陈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的意思。据此书记载,他于六月“出国门”,“八月戊午”渡淮出国界,十月“戊午”复渡淮归来,在金国境内逗留了两个月。中国现存最早的私人日记是唐李翱的《来南录》,到北宋时,士大夫作日记者已经很多,其中以王安石的《日录》篇幅最为浩繁,有八十卷之多,然而多记政事,实为一种私家史乘。而早期的私人日记多为篇幅短小的纪行之作。
范成大乃南宋诗坛巨匠,与陆游、杨万里等并称“中兴四大家”,以“清新妩丽”而又“奔逸俊伟”的诗风驰名于世。范成大是一个眼界开阔、感觉敏锐的观察者,对自然界的山水泉石充满热爱,对升斗细民的悲欢富于理解之同情;他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于殊方异域、奇风异俗都报以强烈的兴趣;他官至宰辅,风节凛然,一生宦迹又极其广阔(“予生东吴、而北抚幽燕、南宅交广、西使岷峨之下,三方皆走万里,所至无不登览”),故胸中千丘万壑,下笔气象万千。另一面,范成大又是一个内心丰富、情感真挚的人,无论是感时、忧国、悯农、刺政还是伤逝、惜别、叹老、思乡,他的诗里总有一些特别细腻而个性化的体察,用一句老话来说———他的诗里有“人”。
乾道六年使金,是范成大一生中心情最为复杂的一次旅行,压抑、悲怆,而又满怀忠义豪情,因此《揽辔录》中的许多文字也特别感人。如写北宋旧都东京汴梁的残破:新宋门内“弥望悉荒墟”,“大相国寺,倾檐缺吻,无复旧观”……凡东京一门一楼,皆罗列其旧名与“虏改”之新名,貌似简单的记录,而板荡之痛与黍离之思尽在其中。
更让人心碎的当然还是中原的遗民,沦陷已久,“民亦久习胡俗”,“男子髡顶”,“村落间多不复巾,蓬辫如鬼”,然而父老“遗黎往往垂涕嗟啧,指使人云:‘此中华佛国人也。’老妪跪拜者尤多”……除《揽辔录》外,此次使金他还留下72首绝句,汇为《北征小集》,其中佳作甚多。
范成大此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本来就是不可能达到的),但表现得风骨凛然,甚至连金主也认为“可以激励两国臣子”———弱国外交的极致也只能是争取一点精神上的尊严了。
他的抱负
他是打开了心胸和慧眼的诗人,他的饱览山川联系着“许国”的抱负
归国后,范成大得到朝廷的肯定,但很快又因刚直而被黜,于乾道七年受命出帅静江府(广西桂林),这就是“南宅交广”之行。这次旅行实际开始的时间已是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腊月七日,他从老家吴郡(苏州)出发,南经湖州、余杭,至富阳而入风景如画的富春江。在余杭时与远送而来的亲友道别,场面极其伤感。之前更不得不将重病的乳母留在余杭,“分路时,心目刲断。世谓生离不如死别,信然。”
与众人别后二日就是除夕之夜,“发富阳。雪满千山,江色沈碧。夜,小霁。风急,寒甚。披使虏时所作棉袍,戴氊帽,作船头纵观,不胜清绝。”
此情此境此文,让人一见之下,永铭于心。试想身披两年之前去国北征的寒衣,胸怀着二日之前与亲友诀别的凄怆,于此除夜之际,置身于寒江的扁舟上,心绪如无限宇宙中的一点孤明,所谓“不胜清绝”者,实是无以言之而强为之言了。
溯富春江,经桐庐、兰溪入衢江,然后经常山县出浙江、入江西的信江,经信州(上饶)、贵溪、余干而到南昌,登滕王阁;入赣江,乾道九年元月十二日至临江军(樟树),十四日游芗林和盘园———这两处都是当时著名的园林,给范成大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几棵大梅、古梅,晚年隐居石湖后,他就全力经营石湖的范村,“以其地三分之一与梅”,并专门著有《梅谱》一卷。
过临江军后即入赣江支流袁水,过袁州(宜春)、萍乡进入湖南境内。泛湘江南下,至衡山,谒南岳庙,因病未登山,然后陆行经永州、全州,三月十日,入桂林。凡水陆路程三千里,历时三月,著游记一卷,取韩愈咏桂林的“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诗意,取名为《骖鸾录》。
毋庸置疑,范成大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旅人。
古代士大夫因仕宦而四处游历并非罕见,但大多数人只会写一些例行的文字,无论是登临怀古还是厌宦游、思故土,往往流于程式。这类诗人的作品,让你看不出他生活的时代是唐代还是清代,也看不出他吟咏的是岭南还是中原,尤其重要的是,你看不到背后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人”。
而范成大则是一个打开了心胸和慧眼的诗人,他笔下的风物很少是通用的,而是富于一时一地的特殊性,但又不是现实的实证主义镜像,而总是用他的情怀和风格提升着外在的世相。
作为旅行家,范成大当然比不上徐霞客,但作为士大夫和诗人,他的精神世界却要远比徐霞客这样的“专业”旅行家更丰富。他在一首诗中写道:“许国无功浪著鞭,天教饱识汉山川”———他的饱览山川是与“许国”的抱负联系在一起的,正是为了“许国”,他才经受了“三方皆走万里”的艰苦旅程。
他的向往
一生的漂泊已经沉淀在他内心,成为记忆中永恒的财富
士大夫是必须“兼济天下”的,然而作为诗人,范成大又始终非常向往乡居归隐的田园生活。
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范成大52岁,离四川制置使任,五月底从成都万里桥出发,十月已巳进入吴郡(苏州)的盘门。和前两次怀着重重心事的旅行不一样,虽然与四川的同僚朋友分别不免伤感,这一次的回乡之旅压倒性的情绪是“归去来兮”的喜悦和轻松。这次的行程比较简单:沿岷江入长江,然后一路过三峡,经湖北、江西入江苏,从镇江转常州、苏州。此行有游记二卷,取杜甫“门泊东吴万里船”意命名为《吴船录》。与前二录相比,此书篇幅最长,也最为后人推重。
《吴船录》内容极丰富,除了记名山大川之美,如写峨眉山佛光之奇如在目前,状三峡湍流之险惊心动魄,也有许多人文历史方面的记载非常有价值,如记江州东、西林寺的唐代碑刻,抄录峨眉牛心寺释继业所著西域行程等,颇有史料价值。此书文章之美,不愧为中国山水文字中的典范。
从乾道八年十二月出盘门到淳熙四年入盘门,范成大完成了一个象征性的循环,从此结束了作为旅人的生涯。从四川归来过武昌时,他曾于中秋夜回忆自己十三年间,十一处见中秋,“其间相去或万里”,当时便想:若得自此“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矣”。淳熙九年,范成大终于遂愿退休,从此在石湖度过了长达十年闲适而优裕的晚年生活,写下了最后的名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并为家乡撰写了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方志:《吴郡志》。
在最后的岁月里,他仍然对旅行充满向往,但毫无疑问的是,每当中秋赏月的时候,他都会想起从前度过中秋的那些地方:一生的漂泊已经沉淀在他内心,成为记忆中永恒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