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起柴桑兴”出自唐代贯休的《赠雷卿张明府》,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ruò qǐ chái sāng xì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若起柴桑兴”全诗:任官征战后,度日寄闲身。
封卷还高客,飞书问野人。
废田教种谷,生路遣寻薪。
若起柴桑兴,无先漉酒巾。
《赠雷卿张明府》一首唐代的诗,由贯休创作。这首诗写了作者官至张明府之后,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诗的内容告诉我们,作者退休后,过上了闲散的日子。他在给朋友雷卿和张明府分别赠送礼物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问候。这首诗传达了一种深邃、自然和平静的意境。
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授官征战一段后,
我过着悠闲的日子。
给雷卿送来卷册的礼物,
写信向野人询问消息。
庄稼不能种植在废田上,
我寻找生计的出路。
如果起身到柴桑去养蚕,
就不需要先过滤酒。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由与宁静,贯休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身份的追求。他选择了度过简单、宁静的生活,与朋友保持联系,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人安好的关心。
这首诗的诗意深远而真挚,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通过表达对朋友的思念,诗中体现了友情的持久和价值。同时,诗中也描绘了贯休过着自由、宁静的生活,以及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的节奏流畅,句子简短而有力,意境深远而留白恰到好处。贯休以淡雅的笔调表达了内心的欢愉和宁静,这种恬静和自然的气息使这首诗具有极高的抒情性。
总的来说,《赠雷卿张明府》是一首传达作者思想和情感的深沉诗作,通过表达友情和对退隐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在世界的平和与积极。这首诗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提供了关于生活和友情的深刻思考。
zèng léi qīng zhāng míng fǔ
赠雷卿张明府
rèn guān zhēng zhàn hòu, dù rì jì xián shēn.
任官征战后,度日寄闲身。
fēng juǎn hái gāo kè, fēi shū wèn yě rén.
封卷还高客,飞书问野人。
fèi tián jiào zhǒng gǔ, shēng lù qiǎn xún xīn.
废田教种谷,生路遣寻薪。
ruò qǐ chái sāng xìng, wú xiān lù jiǔ jīn.
若起柴桑兴,无先漉酒巾。
拼音:ruò qǐ chái sāng xìng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平韵) 下平十蒸 (仄韵) 去声二十五径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贯休,是唐末五代著名画僧。他的一生,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尤其是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贯休在唐大中七年(835年)到和安寺出家。他爱憎分明,关心人民疾苦,痛恨贪官污吏。他的《酷吏词》,愤怒谴责了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暴行。他又有不畏权势的傲骨。他在杭州时曾给吴越王钱镠写诗:《献钱尚父》。钱镠读后大喜,但要他把诗中的“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休断然回答:“州既难添,诗亦难改。”不肯依附权贵。
代表作是关于十六罗汉画像的艺术风貌和进呈经过,《益州名画录》记载: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或问之,云:“休(贯休自称)自梦中所睹尔”。又画释迦十弟子,亦如此类,人皆异之。颇为门弟子所宝,当时卿相,皆有歌诗。求其笔,唯可见而不可得也。太平兴国(976~983)年初,太宗皇帝搜访古画,日给事中程公羽牧蜀,将贯休罗汉十六帧为古画进呈。
十六帧罗汉像是贯休绘画作品中辉映古今的名作。不管作品的创作风貌,还是笔墨技巧,历来都受到很高的评价。赫赫有名的《宣和书谱》就说:“以至丹青之习,皆怪古不媚,作十六大阿罗汉,笔法略无蹈袭世俗笔墨畦畛,中写己状眉目,亦非人间所有近似者。”
贯休曾至豫章(今江西南昌)传《法华经》、《大乘起信论》,“皆精奥义,讲训且勤”,为郡太守王慥所钦重。王慥离职后,新任太守蒋瓌开洗忏戒坛,也请贯休为监坛。又叫僧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