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搜摩诘画中诗”出自宋代王炎的《湘中杂咏十绝》,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ì sōu mó jí huà zhōng shī,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细搜摩诘画中诗”全诗:江天云暝雨垂垂,日暮移舟口岸时。
拈笔欲题还袖手,细搜摩诘画中诗。
《湘中杂咏十绝》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炎。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天云暝雨垂垂,
日暮移舟口岸时。
拈笔欲题还袖手,
细搜摩诘画中诗。
译文:
江天上云渐暗,雨垂垂地下落,
太阳西沉,船只移动,抵达港口。
我拿起笔欲写下诗篇,却又放回袖中,
细心触摸、琢磨着画中的诗意。
诗意:
这首诗以湘中风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思考。诗中描绘了江天上云暗、雨悠悠的景象,描述了夕阳下船只驶向港口的情景。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心生诗意,拿起笔想要写下诗篇,但最终又将笔放回袖中,而是选择以触摸、琢磨画中的诗意来进行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湘中的自然景色,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诗意的追求。诗中的江天云暝、雨垂垂,给人以阴沉、凄凉的感觉,与日暮移舟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在这样的景色中感受到了诗意的启迪,于是拈笔欲写下诗篇,但最终又选择将笔收回袖中。这种转折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和追求,暗示了艺术的无穷可能性。最后,作者通过细心触摸、琢磨画中的诗意,展示了对艺术的审美态度和追求。整首诗以简约而意味深长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受,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空间,引发人们对诗意和艺术的思考和探索。
xiāng zhōng zá yǒng shí jué
湘中杂咏十绝
jiāng tiān yún míng yǔ chuí chuí, rì mù yí zhōu kǒu àn shí.
江天云暝雨垂垂,日暮移舟口岸时。
niān bǐ yù tí hái xiù shǒu, xì sōu mó jí huà zhōng shī.
拈笔欲题还袖手,细搜摩诘画中诗。
拼音:xì sōu mó jí huà zhōng shī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 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 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 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庆元三年,迁秘书郎。四年, 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 郎。六年,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 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 后人所重。
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总 题为《双溪类稿》,早已失传,仅存诗 文二十七卷,题为《双溪类稿》,或称 《双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万历二十四年王孟达刻本、《四库全书》本。《双溪诗馀》一卷, 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所作诗文博 雅精深,具有根柢,议论醇正,引据典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 其诗尤为世人称许,而清人则谓其 “多庸调”(《宋诗钞·双溪诗钞 序》) 、“力庸格窘”(《石洲诗话》卷 四)。其论词贵“婉转妩媚”,鄙薄 “豪壮语”(《双溪诗馀自序》),所作 “质实妍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 四○),“虽不甚工,亦一家眷属”(王国维《跋双溪诗馀》)。《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全宋诗》卷 二五五九至二五六七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六○九○至六一一二编 其文为二十三卷。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