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横流难共济”出自宋代赵蕃的《三月初二日雨人以为风止之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ì mù héng liú nán gòng j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日暮横流难共济”全诗:谶言雨作风当正,得雨喜如遭旱时。
枕藉无嗔杂蓑笠,跧藏不异庇茅茨。
近看杨柳大垂手,远对云山图入眉。
日暮横流难共济,明当安稳遂东之。
《三月初二日雨人以为风止之祥》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雨景,以及人们对雨的期盼和喜悦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谶言雨作风当正,
得雨喜如遭旱时。
枕藉无嗔杂蓑笠,
跧藏不异庇茅茨。
近看杨柳大垂手,
远对云山图入眉。
日暮横流难共济,
明当安稳遂东之。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人们对雨的期盼和欢喜之情。开头的两句“谶言雨作风当正,得雨喜如遭旱时”传达出人们对雨的预言和盼望,暗示雨的降临将使风停。接着,诗人运用了几个意象来描绘雨景。他说“枕藉无嗔杂蓑笠”,意味着雨水洗净了人们的怨愤,使他们摆脱了烦恼和纷扰,恢复了宁静。而“跧藏不异庇茅茨”则形容雨水的覆盖范围广泛,无论是高贵还是平凡的人们都能享受到雨的恩泽。
诗的后半部分则展示了诗人对雨景的具体描绘。他说“近看杨柳大垂手,远对云山图入眉”,通过描写垂下的杨柳和远处的云山,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了雨带来的景色和氛围。最后两句“日暮横流难共济,明当安稳遂东之”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期望。诗人认为雨水的暴涨使得人们难以渡过暮色中的河流,但他仍然希望明天能够安稳地前行。
通过这首诗词,赵蕃表达了人们对雨的渴望和喜悦之情,同时描绘了雨水带来的宁静和美景。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容词,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雨水带来的清新和舒适。整首诗意境明朗,情感真挚,展现了赵蕃细腻的描写能力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
sān yuè chū èr rì yǔ rén yǐ wéi fēng zhǐ zhī xiáng
三月初二日雨人以为风止之祥
chèn yán yǔ zuò fēng dāng zhèng, dé yǔ xǐ rú zāo hàn shí.
谶言雨作风当正,得雨喜如遭旱时。
zhěn jiè wú chēn zá suō lì, quán cáng bù yì bì máo cí.
枕藉无嗔杂蓑笠,跧藏不异庇茅茨。
jìn kàn yáng liǔ dà chuí shǒu, yuǎn duì yún shān tú rù méi.
近看杨柳大垂手,远对云山图入眉。
rì mù héng liú nán gòng jì, míng dāng ān wěn suì dōng zhī.
日暮横流难共济,明当安稳遂东之。
拼音:rì mù héng liú nán gòng jì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八荠 (仄韵) 去声八霁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