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岁寒耿耿”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岁寒耿耿”出自宋代李曾伯的《水调歌头(戊午初度自寿)》,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suì hán gěng gěng,诗句平仄:仄平仄仄。

“岁寒耿耿”全诗

《水调歌头(戊午初度自寿)》

岁寒耿耿

问讯中秋月,瞥见一眉弯。
婆娑桂影、今年又向桂林看。
蓬矢桑弧初度,罗带玉簪旧识,俯仰十年间。
记得老坡语,颓景薄西山。
碧虚人,应笑我,已苍颜。
岁寒耿耿,不改惟有寸心丹。
目断风涛万里,梦绕烟霞一壑,老矣甚时闲。
不愿酒泉郡,愿入玉门关。


赏析


《水调歌头(戊午初度自寿)》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问讯中秋月,瞥见一眉弯。
婆娑桂影,今年又向桂林看。
蓬矢桑弧初度,罗带玉簪旧识,俯仰十年间。
记得老坡语,颓景薄西山。
碧虚人,应笑我,已苍颜。
岁寒耿耿,不改惟有寸心丹。
目断风涛万里,梦绕烟霞一壑,老矣甚时闲。
不愿酒泉郡,愿入玉门关。

中文译文:
询问中秋月,瞥见弯弯的眉。
湖光山色婆娑,今年又来到桂林。
蓬矢和桑弧初度,佩带和玉簪是旧相识,回顾这十年的时光。
记得老坡上的语言,颓败的景色遍及西山。
碧虚人,应该嘲笑我,已经老去。
岁月寒冷无情,唯有内心的热情不改变。
眼中断了万里风涛,梦中缠绕着烟霞的幽谷,年老了,时间显得多么安逸。
不愿意去酒泉郡,愿意进入玉门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年老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诗的开头,作者询问中秋夜的明月,却只能瞥见它微弱的弯眉,这种景象使他感到惋惜。接着,描述了桂林的美景,婆娑的桂树影子,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自然景色的喜爱。

接下来,作者回顾了十年间的变迁和自己的老去。他提到了蓬矢和桑弧,这是象征青春和壮年的符号,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罗带和玉簪则是旧时的陈设,勾起了他对过去旧友和往事的回忆。老坡语和颓败的景色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更迭。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自嘲地说,虽然他已经苍老,但他仍然怀有热情和追求。岁月虽寒冷,但他内心的热情和志向不会改变。他的眼中看不到远方的风浪,但他的梦中仍然充满了美好的幻想。作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和希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选择。他不愿意留在酒泉郡(这里象征着逝去的过去),而愿意进入玉门关(这里象征着未来的未知)。这表明了作者对新的经历和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回顾过去和思考未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丽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未来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通过描绘桂林的景色、描述岁月变迁以及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诗词充满了禅意和哲理。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岁寒耿耿”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uǐ diào gē tóu wù wǔ chū dù zì shòu
水调歌头(戊午初度自寿)

wèn xùn zhōng qiū yuè, piē jiàn yī méi wān.
问讯中秋月,瞥见一眉弯。
pó suō guì yǐng jīn nián yòu xiàng guì lín kàn.
婆娑桂影、今年又向桂林看。
péng shǐ sāng hú chū dù, luó dài yù zān jiù shí, fǔ yǎng shí nián jiān.
蓬矢桑弧初度,罗带玉簪旧识,俯仰十年间。
jì de lǎo pō yǔ, tuí jǐng báo xī shān.
记得老坡语,颓景薄西山。
bì xū rén, yīng xiào wǒ, yǐ cāng yán.
碧虚人,应笑我,已苍颜。
suì hán gěng gěng, bù gǎi wéi yǒu cùn xīn dān.
岁寒耿耿,不改惟有寸心丹。
mù duàn fēng tāo wàn lǐ, mèng rào yān xiá yī hè, lǎo yǐ shén shí xián.
目断风涛万里,梦绕烟霞一壑,老矣甚时闲。
bù yuàn jiǔ quán jùn, yuàn rù yù mén guān.
不愿酒泉郡,愿入玉门关。

“岁寒耿耿”平仄韵脚


拼音:suì hán gěng gěng
平仄: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三梗

作者简介


李曾伯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作者介绍


李曾伯的生平

  曾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 。淳祐二年(1242),迁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次年,为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进龙图阁学士。宝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学士 。明年,进资政殿学士、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阙,特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 。开庆元年(1259),进观文殿学士。景定五年(1264 ),知庆元府 、沿海制置使 。咸淳元年(1265),为贾似道所嫉 ,褫职。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时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绩,称南渡后名臣 。《宋史》有传。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 ,续稿八卷 ,续稿后十二卷。后人合名《可斋类稿》,内有词七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

李曾伯的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其词今存 200余首,长调占绝大多数。作者是热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八声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词不屑作莺娇燕昵之语,而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他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词的风格和内容也多有与稼轩相似之处。如〔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对景抒情,感慨身世,怀念中原,悲愤之意,宛然可见。前人评论他"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概括了可斋词的特点。但因不讲含蓄和议论过多,有些篇章流于粗豪,显得枯燥,形象性较差。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前8卷,后12卷,并见于《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