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索寞”出自元代王恽的《望月婆罗门引 为吹头管张解愁赋》,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qiū huái suǒ mò,诗句平仄:平平仄仄。
“秋怀索寞”全诗:秋怀索寞,悠悠心事野鸥边。
几回崔九堂前。
照眼故家风调,人物尚依然。
按清商一曲,倾动华筵。
新声巧翻。
道且莫、诧贞元。
爱煞珠绳银管,满意清圆。
风花无梦,待回施、春光与少年。
杜陵老、凄断邻船。
《望月婆罗门引 为吹头管张解愁赋》是元代作家王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天的思念寂寞无依,心事像野鸥停在岸边。几度回到崔九堂前,看到熟悉的家风和人物,依然如故。在婚宴上奏响了一曲清商调,动听动人,新声娴熟悠扬,别有风味。不要诧异这是贞元时代的曲调,它如此美妙。我爱上了吹奏珍珠绳银管的乐曲,满足了我对清雅乐音的渴望。风花零落无梦,我等待着春光和青春的归来。杜陵老人凄凉地断送了邻船。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寂寞思念之情。诗人在寂寞中回忆起家乡的风土人情,以及崔九堂前的种种记忆。在婚宴上,一曲清商乐曲使他感到心旷神怡,并表达了对古代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也包含了对青春和春光的期待,以及对时光流转不息、人事如梦的感慨。最后,杜陵老人的凄凉遭遇为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悲凉之感。
这首诗词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含蓄,通过描绘秋天的寂寞和对家乡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过去时光的眷恋。同时,通过对音乐的赞美,诗人传递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王恽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的思考。
wàng yuè pó luó mén yǐn wèi chuī tóu guǎn zhāng jiě chóu fù
望月婆罗门引 为吹头管张解愁赋
qiū huái suǒ mò, yōu yōu xīn shì yě ōu biān.
秋怀索寞,悠悠心事野鸥边。
jǐ huí cuī jiǔ táng qián.
几回崔九堂前。
zhào yǎn gù jiā fēng diào, rén wù shàng yī rán.
照眼故家风调,人物尚依然。
àn qīng shāng yī qǔ, qīng dòng huá yán.
按清商一曲,倾动华筵。
xīn shēng qiǎo fān.
新声巧翻。
dào qiě mò chà zhēn yuán.
道且莫、诧贞元。
ài shā zhū shéng yín guǎn, mǎn yì qīng yuán.
爱煞珠绳银管,满意清圆。
fēng huā wú mèng, dài huí shī chūn guāng yǔ shào nián.
风花无梦,待回施、春光与少年。
dù líng lǎo qī duàn lín chuán.
杜陵老、凄断邻船。
拼音:qiū huái suǒ mò
平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药
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铁木真三代的谏臣。
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
他直言敢谏,主张礼下庶人,刑上大夫,强调治理混乱的财政。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元世祖建御史台,任王恽为监察御史。他上书《击邪》《纳海》等论列一百五十余条。当时负责水利的中央级官员刘 ,利用治水导河之便,贪污宫粮四十多万石。王恽大胆地予以弹劾揭发。经过访查,他又将刘 监修太庙从中偷工减料终饱私囊的罪恶加以上书。刘做贼心虚,竟惶惶不可终日,忧虑死去。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王恽任少中大夫、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使时,当时沿海政局混乱,官吏缺额很多。他向皇上上疏要求选拔人才到沿海填补空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果断罢黜了四十多名贪官污吏,任用了一批文武精通,耿直清廉的人赴职,使这里平静安定下来;并在福建沿海首创建造营房,让戍兵居住,改变了以往兵寓民家的陋习,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刚正不阿,秉公执法。在他任承直郎、平阳路总管府判官时,绛州太平县有一陈氏杀了自己的哥哥,因行贿官府,缓狱了决,株连三百多人受冤,长达五年不能结案。皇帝派王恽前往亲审此案,经过访查、审讯,释放了全部受冤遭株连的平民百姓。
他虽身居高位,却能够体察下情,同情人民疾苦。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燕南一带冬春遭旱,秋季庄稼又遭水灾,王恽察访民情回到大都(今北京)以后,有一高官宴请百官,请他赴宴。入席后,他看到桌子上摆满了名酿佳肴、奇珍海味,如坐针毡,感到很不是滋味。他无法控制为民请命的感情,写了长篇免租谣,希词恳情切,皇上终于采纳了他的建议。
王恽的谏政,受到了元世祖的器重。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忽必烈专门将他传至京城召见。他又上万言书,提出“改旧制,黜赃吏,均赋役,擢才能”的建议,顺应了忽必烈“祖述变通”的建国思想,对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忽必烈亲授他为翰林学士。
王恽任职从政期间,时常忧国忧民,他把历代明君贤相勤劳思政、治国安邦的经验和事迹系统整理成章,用“顺谏”的方式,奏疏给尚未登基的皇太子参阅。裕宗真金非常赏识他的这种见解,除自己学习外,还将《承华事略》各篇发给皇孙们传读。裕宗真金早薨,他的儿子成宗铁木真即位。王恽给成宗皇帝敬献的供物不是玉帛、珠宝,而是他论述的《守成事鉴》十五篇,表现出忠心事主的一片赤诚。因此,成宗又加封他为通议大夫,知制诰。并委托他同赵孟頫等人纂修《元世祖实录》。
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六月,王恽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朝廷的钦差大臣在汲县看到他的故居依然是茅屋陋室,清贫如民。其儿孙们田园生涯,耕稼自给,便如实奏明圣上。皇上赐钞万贯,赠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追封太原郡公,谥号“文定”。子孙荫封受禄。家乡人民也把他少年勤奋读书的古子涧村誉为“秋涧书声”,被列为“汲县八景”之一。他的言论诗文刊行于世一百卷为后人所传读。他的墓圹位于汲县(今卫辉市)城郊乡八里屯村西南石人洼内,距县城十华里。墓地前沿有神道,两旁为石刻仪仗,对称排列,每当“清明”前后和春节期间,家乡父老纷纷前往祭扫凭吊,表达深切的怀念和哀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