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满眼秋”出自唐代戎昱的《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ú huā mǎn yǎn qi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芦花满眼秋”全诗:登高上山上,高处更堪愁。
野菊他乡酒,芦花满眼秋。
风烟连楚郡,兄弟客荆州。
早晚朝天去,亲随定远侯。
《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是唐代诗人戎昱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登高所见为题材,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遥远的乡愁。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登上桂州西山高处,
山巅之上更加愁思。
野菊开遍他乡,
芦花飘满秋天的眼睛。
风烟笼罩着楚郡,
我和兄弟都在客荆州。
不论是早晨还是傍晚,
我们将一同去朝拜天子,
团聚亲近远近闻名的定远侯。
诗词的主题是诗人登高眺望,将眼前壮丽的自然景色与离乡之苦深深地融合在一起。诗人登高上山,感受到高处愁思更加深沉,这种愁思是因为身处他乡,离开了故乡的亲人和朋友,产生了深切的乡愁之情。桂州的野菊开遍,芦花飘满秋天的眼睛,展现出一幅秋日宜人的自然景象。风烟笼罩着楚郡,表现出一种迷蒙、苍茫的氛围,而诗中所提到的兄弟客荆州则暗示了诗人与身处不同地方的亲友们的相思之情。最后,诗人提到早晚朝天去,亲随定远侯,表达了诗人希望能早日与家人团聚,一同前往朝贺天子,并且有幸成为定远侯的近臣。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亲情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在他乡的离愁别绪。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追求进步的期望。写景描写细腻而精致,情感真挚而深切,凸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感情。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诗人那种悲愁而朝气蓬勃的情绪,也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对家乡与亲情的共鸣。
guì zhōu xī shān dēng gāo shàng lù dài fū
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
dēng gāo shàng shān shàng, gāo chù gèng kān chóu.
登高上山上,高处更堪愁。
yě jú tā xiāng jiǔ, lú huā mǎn yǎn qiū.
野菊他乡酒,芦花满眼秋。
fēng yān lián chǔ jùn, xiōng dì kè jīng zhōu.
风烟连楚郡,兄弟客荆州。
zǎo wǎn cháo tiān qù, qīn suí dìng yuǎn hóu.
早晚朝天去,亲随定远侯。
拼音:lú huā mǎn yǎn qiū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戎昱(约744年一800年),荆南(荆州区)人。年轻时考进士落榜,于是纵情游览天下名城。他飘落导域,十分怀念家乡,曾作《长安秋夕》诗:“昨霄西窗梦,梦入荆南道。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又有《云梦故城秋望》:“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广德元年(763年),颜真卿将节度荆南,邀戎昱为幕宾,后因事未成行。大历三年(768年)杜甫到荆州,戎昱与他在诸宫会见,结为挚友。
戎昱的诗歌创作,对社会矛盾有相当深刻反映。《塞下曲》6首、《苦哉行》5首、《入剑门》等都是情感真挚,充满现实主义的作品。他的诗歌反映了同情人民,忧虑国事的思想感情,传为千古名篇。《苦辛行》、《咏史》、《塞上曲》抨击玩弄权术的贵族和苟且偷安的朝臣,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艺术风格以沉郁为主,兼有雄放、哀婉、清新的特色。《唐音葵签》卷三十六称赞:“戎昱之于杜甫,尤其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