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天女花边浑似剪”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天女花边浑似剪”出自宋代李曾伯的《满江红(京递至,亲旧皆无书,再用韵简云岩、朔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iān nǚ huā biān hún sì jiǎ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天女花边浑似剪”全诗

《满江红(京递至,亲旧皆无书,再用韵简云岩、朔斋)》

天女花边浑似剪

听彻惊乌,起览镜、顿添头白。
曾不见、江南人寄,一枝春色。
风卷龙鳞残甲下,山无虎迹新蹄入。
罄冰天、桂海使同风,修文德。
三十载,江湖客。
千万里,关山役。
且付之杯酒,何愁西出。
天女花边浑似剪,志公杖上平如尺。
把富贫、都作一般看,何什伯。


赏析


《满江红(京递至,亲旧皆无书,再用韵简云岩、朔斋)》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京城的信件传递了过来,但没有收到亲友的来信,只好再次用韵简云岩、朔斋寄信。听得消息,惊得头发变白。曾经没有见到的江南人寄来了一枝春色。风卷走了龙鳞和残甲,山里没有虎的踪迹,却有新的蹄印。天空清澈如冰,海洋广阔如桂海,使者同风传递修文德。三十年来,我在江湖漂泊,千万里山河都是我的役使。将一切都交给杯酒吧,何愁向西出去。天女花边剪裁得整齐,志公手杖上的刻度如同尺子。无论富贵贫穷,都要一视同仁,不分你我。

诗意:
这首诗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人在远离家乡的旅途中,通过接收到京城的信件,感叹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收到亲友的来信,因此用韵简云岩和朔斋来回信。诗人听到这个消息,震惊得头发都变白了。然而,他终于收到了一枝江南人寄来的春色,给他带来了些许欣慰。诗中还描绘了风吹走龙鳞和残甲,山中没有虎的踪迹,但却有新的蹄印,表达了时光流转、事物变迁的意象。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在江湖漂泊三十年、千万里山河役使的心路历程,将一切都交给杯酒,豁达无愁。他以天女花边和志公手杖上的刻度作比喻,表达了对世事的宽容态度,无论贫富贵贱,都应该平等对待,不分彼此。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展现了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变迁和人生历程的深刻感悟。诗人的心境在诗中逐渐展开,从开始的失望和震惊,到最后的豁达和宽容。他以自然界的形象,如风、龙、虎、山等,来象征人生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诗中的杯酒意象以及对富贵贫穷的一视同仁的态度,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对人生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词以抒发情感和表达心境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天女花边浑似剪”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mǎn jiāng hóng jīng dì zhì, qīn jiù jiē wú shū, zài yòng yùn jiǎn yún yán shuò zhāi
满江红(京递至,亲旧皆无书,再用韵简云岩、朔斋)

tīng chè jīng wū, qǐ lǎn jìng dùn tiān tou bái.
听彻惊乌,起览镜、顿添头白。
céng bú jiàn jiāng nán rén jì, yī zhī chūn sè.
曾不见、江南人寄,一枝春色。
fēng juǎn lóng lín cán jiǎ xià, shān wú hǔ jī xīn tí rù.
风卷龙鳞残甲下,山无虎迹新蹄入。
qìng bīng tiān guì hǎi shǐ tóng fēng, xiū wén dé.
罄冰天、桂海使同风,修文德。
sān shí zài, jiāng hú kè.
三十载,江湖客。
qiān wàn lǐ, guān shān yì.
千万里,关山役。
qiě fù zhī bēi jiǔ, hé chóu xī chū.
且付之杯酒,何愁西出。
tiān nǚ huā biān hún sì jiǎn, zhì gōng zhàng shàng píng rú chǐ.
天女花边浑似剪,志公杖上平如尺。
bǎ fù pín dōu zuò yì bān kàn, hé shén bó.
把富贫、都作一般看,何什伯。

“天女花边浑似剪”平仄韵脚


拼音:tiān nǚ huā biān hún sì jiǎn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六铣

作者简介


李曾伯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作者介绍


李曾伯的生平

  曾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 。淳祐二年(1242),迁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次年,为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进龙图阁学士。宝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学士 。明年,进资政殿学士、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阙,特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 。开庆元年(1259),进观文殿学士。景定五年(1264 ),知庆元府 、沿海制置使 。咸淳元年(1265),为贾似道所嫉 ,褫职。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时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绩,称南渡后名臣 。《宋史》有传。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 ,续稿八卷 ,续稿后十二卷。后人合名《可斋类稿》,内有词七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

李曾伯的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其词今存 200余首,长调占绝大多数。作者是热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八声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词不屑作莺娇燕昵之语,而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他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词的风格和内容也多有与稼轩相似之处。如〔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对景抒情,感慨身世,怀念中原,悲愤之意,宛然可见。前人评论他"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概括了可斋词的特点。但因不讲含蓄和议论过多,有些篇章流于粗豪,显得枯燥,形象性较差。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前8卷,后12卷,并见于《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