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是杖头痕”出自唐代齐己的《过陈陶处士旧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àn shì zhàng tóu hé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半是杖头痕”全诗:一室贮琴尊,诗皆大雅言。
夜过秋竹寺,醉打老僧门。
远烧来篱下,寒蔬簇石根。
闲庭除鹤迹,半是杖头痕。
过陈陶处士旧居
一室贮琴尊,诗皆大雅言。
夜过秋竹寺,醉打老僧门。
远烧来篱下,寒蔬簇石根。
闲庭除鹤迹,半是杖头痕。
译文:
路过陈陶先生的旧居
屋中摆放着琴和酒,
诗歌都是高雅之言。
夜晚经过秋竹寺,
醉酒之下打开老僧的门。
远方篱笆下传来炊烟,
寒蔬聚集在石头根。
宁静的庭院中除去了鹤的踪迹,
一半都是杖头的痕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陈陶处士的旧居,给人一种宁静和古朴的感觉。诗人描述了屋中贮存琴和酒,以及诗歌都是高雅之言,显示了主人的品味。夜晚经过秋竹寺时,诗人醉酒打开了老僧的门,展示了一种豪迈和无拘无束的态度。远方篱笆下升起的炊烟和簇集在石根的寒蔬,与宁静的庭院形成鲜明对比,烘托出诗人处世的从容和闲适。最后,诗人说庭院除去了鹤的踪迹,半是杖头的痕迹,表达了诗人的寂寞和孤独,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全诗境界高远,富有意境,通过描写居住环境和所思所想,展示了诗人多元的情感和独特的人生态度。
guò chén táo chǔ shì jiù jū
过陈陶处士旧居
yī shì zhù qín zūn, shī jiē dà yá yán.
一室贮琴尊,诗皆大雅言。
yè guò qiū zhú sì, zuì dǎ lǎo sēng mén.
夜过秋竹寺,醉打老僧门。
yuǎn shāo lái lí xià, hán shū cù shí gēn.
远烧来篱下,寒蔬簇石根。
xián tíng chú hè jī, bàn shì zhàng tóu hén.
闲庭除鹤迹,半是杖头痕。
拼音:bàn shì zhàng tóu hén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