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报江南使”出自宋代王清惠的《李陵台和水云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ū bào jiāng nán shǐ,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忽报江南使”全诗:李陵台上望,答子五言诗。
客路八千里,乡心十二时。
孟劳欣已税,区脱未相离。
忽报江南使,新来贡荔枝。
《李陵台和水云韵》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清惠。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李陵台上望,答子五言诗。
客路八千里,乡心十二时。
孟劳欣已税,区脱未相离。
忽报江南使,新来贡荔枝。
译文:
站在李陵台上眺望,回答子的五言诗。
客途千山万水,思乡之心十二个时辰。
孟劳已经纳税,区脱尚未分离。
突然传来江南使者的消息,带来了新鲜的贡品荔枝。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离乡在外的感受和思念之情。李陵台是一个高处的地方,视野开阔,作者站在那里向远方眺望,思念故乡。他用五言诗回答了一个问题,具体内容不详。诗中提到了长途旅行的辛苦和漫长,客路千山万水,已经走了八千里,但是思乡之情仍然强烈,每个时辰都感受得到。孟劳指的是古代的纳税人,意味着作者已经履行了自己的义务,但还未能与家乡真正相聚。然后突然传来了江南使者的消息,带来了江南地区特产的新鲜荔枝,这也许是一种慰藉和期盼,让作者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关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离乡在外的心情,展示了旅途的辛酸和思乡之痛。作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思念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简练而有力,通过对客路的描绘,增强了离乡之苦的感受。孟劳欣已税,区脱未相离这句表达了作者已经完成自己的义务,但仍然渴望能与家乡团聚。最后,江南使者带来的贡品荔枝象征着家乡的关怀和温暖,给了作者一些慰藉和期盼。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思念,同时也展示了离乡在外的辛酸和期盼。通过对客路的描绘和孟劳的提及,诗中的情感更显真实和深沉。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给人以共鸣和感动。
lǐ líng tái hé shuǐ yún yùn
李陵台和水云韵
lǐ líng tái shàng wàng, dá zi wǔ yán shī.
李陵台上望,答子五言诗。
kè lù bā qiān lǐ, xiāng xīn shí èr shí.
客路八千里,乡心十二时。
mèng láo xīn yǐ shuì, qū tuō wèi xiāng lí.
孟劳欣已税,区脱未相离。
hū bào jiāng nán shǐ, xīn lái gòng lì zhī.
忽报江南使,新来贡荔枝。
拼音:hū bào jiāng nán shǐ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仄韵) 去声四寘
王清惠,约活动于宋度宗咸淳至元世祖至元(1265—1294)前后。宋度宗昭仪。恭帝德佑二年(1276),临安(今浙江杭州)沦陷,随三宫一同被俘往元都,后自请为女道士,号冲华。现存诗四首,词一首,皆融个人遭遇与国破家亡、去国怀乡于一炉,为亡国遗民长歌当哭之作,格调低回悲壮。
王清惠:南宋末年的宫庭女官(昭仪)、词人。
德佑二年(1276年)正月,元兵攻入临安,宋理宗谢后、宋度宗全后不顾文天祥、张世杰等人的反对,带领年仅六岁的宋恭帝(赵显)出降。
三月,王清惠随恭帝及帝宫三千人作俘北上。王清惠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途径北宋时的都城汴梁夷山驿站,在驿站墙壁上题词《满江红·太液芙蓉》。这是清惠留下的唯一一首词。据说此词被数月后也被挟迫北行的谢太后看到,因而传遍中原。是时,文天祥正囚于金陵,见到此词,不仅和了一首,还又代作了一首,可见两人灵犀之同一。其他词人,如邓光荐、汪元量等皆有词相和。
王清惠至上都(今蒙古正蓝旗东),授瀛国公书,汪元量以黄冠道人身份南归时,王清惠曾作《送水云归吴》相赠。后,挽髻为道,道号冲华,客死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