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伫看宣室召”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伫看宣室召”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酬皇甫侍御见寄,时前相国姑臧公初临郡》,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ù kàn xuān shì zhào,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

“伫看宣室召”全诗

《酬皇甫侍御见寄,时前相国姑臧公初临郡》

伫看宣室召

离别江南北,汀洲叶再黄。
路遥云共水,砧迥月如霜。
岁俭依仁政,年衰忆故乡。
伫看宣室召,汉法倚张纲。


赏析


《酬皇甫侍御见寄,时前相国姑臧公初临郡》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写给皇甫侍御的一首诗。它表达了诗人离别江南,思念故乡的情感,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朝政的关注和对国家兴衰的忧虑。

诗词的中文译文:

离别江南北,汀洲叶再黄。
分离处,汀洲的叶子又变黄了,
The leaves of Tingzhou have turned yellow once again in the parting season.

路遥云共水,砧迥月如霜。
路程遥远,云和水一起,
The road is long, the clouds and water accompany me,
砧(zhēn)迥(jiǒng)月如霜。
the sounds of the pounding hammer echoing like the frosty moon.

岁俭依仁政,年衰忆故乡。
岁月节俭,取决于仁政的治理,
Years are frugal, governed by benevolence,
年纪渐老,怀念故乡。
As age advances, memories of homeland arise.

伫看宣室召,汉法倚张纲。
静等皇帝召见,汉朝的法纪仰仗张纲。
I wait eagerly for the emperor's summons, just as the Han dynasty relied on Zhang Gang.

诗意和赏析:
刘长卿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离开江南、思念家乡的情感。他描述了离别时的景物,通过描绘汀洲黄叶、遥远的云水、砧声如霜月,表达了别离的忧伤之情。他在诗中也提到了积极向上的治理态度,仁政和节俭,对他来说是国家兴衰的关键。最后他借用了历史典故,提到了汉朝时期法纪严明的张纲,寓意自己对现实政治的期望和对社会进步的呼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展示了刘长卿对家乡和国家的深厚情感,同时也抒发了他对时局的关注和对政治变革的期盼。

“伫看宣室召”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óu huáng fǔ shì yù jiàn jì, shí qián xiàng guó gū zāng gōng chū lín jùn
酬皇甫侍御见寄,时前相国姑臧公初临郡

lí bié jiāng nán běi, tīng zhōu yè zài huáng.
离别江南北,汀洲叶再黄。
lù yáo yún gòng shuǐ, zhēn jiǒng yuè rú shuāng.
路遥云共水,砧迥月如霜。
suì jiǎn yī rén zhèng, nián shuāi yì gù xiāng.
岁俭依仁政,年衰忆故乡。
zhù kàn xuān shì zhào, hàn fǎ yǐ zhāng gāng.
伫看宣室召,汉法倚张纲。

“伫看宣室召”平仄韵脚


拼音:zhù kàn xuān shì zhào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八啸

作者简介


刘长卿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作者介绍


刘长卿的生平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