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鳘带糟俄入眼”出自宋代陈著的《侄孙榘献醉鳘以一绝复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ǎo mǐn dài zāo é rù yǎ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宝鳘带糟俄入眼”全诗:年来只识釜中鱼,出海修鳞梦也无。
宝鳘带糟俄入眼,儿童惊动哄寒厨。
诗词:《侄孙榘献醉鳘以一绝复之》
中文译文:
年来只识釜中鱼,
出海修鳞梦也无。
宝鳘带糟俄入眼,
儿童惊动哄寒厨。
诗意:
这首诗由宋代的陈著创作,讲述了一个关于鱼的故事。诗人表达了他对鱼的思考和感悟。在这首诗中,鱼被作为一种象征,用来反映人生的境遇和价值观。
赏析:
这首诗首先描述了诗人多年来只知道锅中的鱼,他从未有机会亲自出海修鳞。这种形容使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平凡和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一只带着糟俄的宝鳘进入他的视线。这里,宝鳘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珍贵的鱼类,而糟俄则象征着酒精。这个场景中,宝鳘被糟俄所伴随,似乎有一种另类的美感,使人联想到生活中的浪漫和意外。最后,诗人描述了儿童的惊动和寒厨的哄动,通过这样的描写,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整首诗以鱼为线索,通过对鱼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鱼的境遇,折射出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他认识到自己的生活平凡,没有机会去追求更广阔和丰富的经历。然而,当他突然看到一只异常珍贵的鱼时,他的眼界被开拓,对生活的期待和憧憬也被唤醒。儿童的惊动和寒厨的哄动,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这首诗通过对鱼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寓意深远。它让人们思考生活中的机遇和可能性,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渴望。同时,诗人对鱼的描述也展示了他对美的敏感和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力。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zhí sūn jǔ xiàn zuì mǐn yǐ yī jué fù zhī
侄孙榘献醉鳘以一绝复之
nián lái zhǐ shí fǔ zhōng yú, chū hǎi xiū lín mèng yě wú.
年来只识釜中鱼,出海修鳞梦也无。
bǎo mǐn dài zāo é rù yǎn, ér tóng jīng dòng hōng hán chú.
宝鳘带糟俄入眼,儿童惊动哄寒厨。
拼音:bǎo mǐn dài zāo é rù yǎn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五潸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陈著,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朝词人。1214年生。宝祐四年(1256)进士。官著作郎,出知嘉兴府。忤贾似道,改临安通判。著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
四年,除著作郎。以忤贾似道,出知嘉兴县。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知嵊县。七年,迁通判扬州,寻改临安府签判转运判,擢太学博士。十年,以监察御史知台(樊传作合)州。宋亡,隐居四明山中。元大德元年卒,年八十四。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各本文字多残缺错漏,其中诗缺二卷。事见清樊景瑞撰《宋太傅陈本堂先生传》(见清光绪本卷首),清光绪《奉化县志》卷二三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