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室寒灯静”出自唐代皇甫冉的《夜集张諲所居(得飘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ū shì hán dēng jì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虚室寒灯静”全诗:江南成久客,门馆日萧条。
惟有图书在,多伤鬓发凋。
诸生陪讲诵,稚子给渔樵。
虚室寒灯静,空阶落叶飘。
沧洲自有趣,谁道隐须招。
夜集张諲所居(得飘字)
江南成久客,门馆日萧条。
惟有图书在,多伤鬓发凋。
诸生陪讲诵,稚子给渔樵。
虚室寒灯静,空阶落叶飘。
沧洲自有趣,谁道隐须招。
中文译文:
江南已经成为了我长期居住的地方,门馆的日子越来越冷清。
只有图书陪伴着我,却也增添了鬓发的凋零。
年轻学子们陪我一起讲诵,年幼的孩子则给我打渔和劈柴。
虚室中,寒冷的灯光静静地照耀着,空阶上,落叶在飘散。
这座沧洲自有它的乐趣,但谁又能说出隐士的真正动机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隐居者皇甫冉在江南的生活境遇。江南已经成为了他长时间居住的地方,但门馆逐渐冷清,只剩下他独自一人。然而,他在这个安静的环境中并不感到孤独,因为他有大量的图书作伴。但与此同时,岁月的流转也使他的鬓发脱落,反映了他的岁月已经不再年轻。然后,他描述了他与年轻学子们一起讲课和与年幼孩子们一起打渔和劈柴的情景,显示出他不仅是一个智者,也是一个慈爱的长者。他的房间空荡荡,只有寒冷的灯光和落叶飘散的空阶,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孤独和冷落。最后,他提到他所居住的“沧洲”自有其乐趣,但他也有自己隐居的原因,而世人却难以理解。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作为隐士的生活状态,他孤独但不寂寞,与之相伴的是书籍和思考,以及对自然的亲近。诗中使用了富有意象的语言,通过描写物象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感受,给人以深思。
yè jí zhāng yīn suǒ jū dé piāo zì
夜集张諲所居(得飘字)
jiāng nán chéng jiǔ kè, mén guǎn rì xiāo tiáo.
江南成久客,门馆日萧条。
wéi yǒu tú shū zài, duō shāng bìn fà diāo.
惟有图书在,多伤鬓发凋。
zhū shēng péi jiǎng sòng, zhì zǐ gěi yú qiáo.
诸生陪讲诵,稚子给渔樵。
xū shì hán dēng jìng, kōng jiē luò yè piāo.
虚室寒灯静,空阶落叶飘。
cāng zhōu zì yǒu qù, shuí dào yǐn xū zhāo.
沧洲自有趣,谁道隐须招。
拼音:xū shì hán dēng jìng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三梗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皇甫冉才华横溢,佳作颇多,留给后人的有《皇甫冉诗集》3卷、《全唐诗》收其诗2卷,补遗7首,共241首。诗歌多写离乱漂泊、宦游隐逸、山水风光。诗风清逸俊秀,深得高仲武赞赏。《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事见《新唐书·传文艺》、《唐诗纪事》卷二七、《唐才子传》卷三。
安史之乱后,唐朝统治由盛而衰。处在此时此境,他所赋诗文,反映了安史之乱的社会状况。皇甫冉寓居义兴,对义兴的山山水水情有独钟,题咏颇多。有《荆溪夜湍》、《洞灵观》、《三月三日同义兴李明府泛舟》等著名诗作。如《荆溪夜湍》云:“惊湍流不极,夜渡识云岑。长带溪沙浅,时因山雨深。方同七里路,更逐五湖心。揭厉朝将夕,潺谖古望今。花源若许到,虽远亦相寻。”《洞灵观》云:“孤烟灵洞远,积雪暮山寒。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坛。客来清夜久,仙去白云残。明月开金篆,焚香人木兰。”《三月三日同义兴李明府泛舟》云:“江南烟景复如何,闻道新亭便可过。处处艺兰春浦绿,萋萋藉草远山多。壶觞须就陶彭泽,风俗犹传晋永和。更使轻桡随转去,微风落日水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