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清奔夏”出自唐代齐己的《送刘秀才往东洛》,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uò shuǐ qīng bēn xià,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洛水清奔夏”全诗:羡子去东周,行行非旅游。
烟霄有兄弟,事业尽曹刘。
洛水清奔夏,嵩云白入秋。
来年遂鹏化,一举上瀛洲。
送刘秀才往东洛
羡子去东周,行行非旅游。
烟霄有兄弟,事业尽曹刘。
洛水清奔夏,嵩云白入秋。
来年遂鹏化,一举上瀛洲。
诗词的中文译文:
送刘秀才前往东洛
羡子去往东洛,行动并非旅游。
云彩中有兄弟,他们的事业全体曹刘。
洛水清澈奔流到夏天,嵩山的白云飘入秋天。
来年将会有所突变,一跃登上瀛洲。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齐己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以送刘秀才的情景为背景,通过诗人眼中的东洛之景,表达了对刘秀才前程的祝福和期望。
诗人羡慕刘秀才能够去东洛,意味着他能够追求自己的事业而不仅仅是旅游。东洛是古代的一个地方名称,代表着一个充满机遇和发展的地方。诗人通过羡慕刘秀才去东洛,暗示了他对于自己事业上的追求和渴望。
诗人提到“烟霄有兄弟,事业尽曹刘”,意味着东洛上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共同努力追求事业。曹刘这里指的是两个很有名的历史人物,曹操和刘备,他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诗人借用曹刘之名,表达了对于东洛众人共同追求事业的愿望和期待。
接着诗人写道洛水清澈奔流到夏天,嵩山的白云飘入秋天。这里描绘了东洛的自然景色,洛水清澈奔流象征着东洛的繁华和活跃,嵩山的白云飘入秋天则表达了东洛的美丽和宜人。
最后一句“来年遂鹏化,一举上瀛洲”,表达了诗人对刘秀才未来发展的期望。鹏是古代传说中的大鸟,意味着刘秀才能够在东洛顺利发展,并在来年一举突破,达到更高的境界,登上瀛洲,实现更大的成就。
综上所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刘秀才前程的祝福和期望,同时也展现了东洛的繁华和美丽。通过描绘东洛的景色和表达对于刘秀才的期待,诗人表达了对于自己事业追求的渴望和向往。
sòng liú xiù cái wǎng dōng luò
送刘秀才往东洛
xiàn zi qù dōng zhōu, xíng xíng fēi lǚ yóu.
羡子去东周,行行非旅游。
yān xiāo yǒu xiōng dì, shì yè jǐn cáo liú.
烟霄有兄弟,事业尽曹刘。
luò shuǐ qīng bēn xià, sōng yún bái rù qiū.
洛水清奔夏,嵩云白入秋。
lái nián suì péng huà, yī jǔ shàng yíng zhōu.
来年遂鹏化,一举上瀛洲。
拼音:luò shuǐ qīng bēn xià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一马 (仄韵) 去声二十二祃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